[实用新型]一种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试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935.0 | 申请日: | 200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66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鑫;陈拴发;廖卫东;周燕;李祖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2 | 分类号: | G01N33/42;G01N3/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翠兰 |
地址: | 71006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混合 低温 疲劳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铺层砂粒式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试验的加载装置,属于道路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规范规定的低温弯曲试验方法中针对规定尺寸的小梁试件,采用上压头和支座为半径10mm的圆弧形固定钢棒,给试件施加集中荷载至断裂破坏,试件破坏形式属于弯拉破坏。而加铺层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在低温条件下仍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其棱柱体小梁试件在现行规范规定的低温弯曲试验条件下很难发生断裂破坏,且不能反映混合料的疲劳特性,因此现行规范对于模拟加铺层砂粒式沥青混合料在低温下产生的压剪破坏则无能为力,且压头的尺寸相对于半球形试件则显的太小从而使试验数据不稳定。直接拉伸疲劳试验中因试件与拉伸压头之间的连接困难,且难以确保试件的轴线与试验拉伸中线一致而不出现扭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低温疲劳试验装置,该装置经济实用,可操作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在平台上设置滑板槽,下压头支座与滑板槽滑动连接,下压头支座上设置半圆形槽,半圆形槽内安置圆柱体下压头,圆柱体下压头上支撑半球形试件,支撑半球形试件顶端接触上压头,上压头安置在施力压头内的半圆形槽中,施力压头与施力杆连接。
施力压头与施力杆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施力压头角度可调。
所述的滑板槽上设置有刻度。
下压头支座间距为50mm~12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试验过程简便,不需添加新设备,可直接应用现有MTS或具有动态加载模式的其它加载设备;
2、压头设备充分考虑了半球形试件的特点,使测试结果稳定,且平行结果离散性小;
3、避免了普通拉伸试验轴向对中的困扰;
4、能真实模拟路面的实际压剪受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平台6上设置滑板槽,下压头支座5与滑板槽滑动连接,下压头支座5上设置半圆形槽1,半圆形槽1内安置圆柱体下压头4,圆柱体下压头4上支撑半球形试件3,支撑半球形试件3顶端接触上压头2,上压头2安置在施力压头9内的半圆形槽1中,施力压头9与施力杆7连接。
将平台6和施力杆7连接于MTS设备或具有动态加载模式的其它加载设备,整个装置置于温控箱内并应确保半球形试件3的保温时间在6小时以上。
将圆柱体下压头4安在下压头支座5的半圆形槽中,半球形试件3放在圆柱体下压头4上,确保半球形试件3两侧对称放置。
调节下压头支座5两条槽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并根据平台6上的刻度记录此间距。
将圆柱体上压头2安在半圆形槽1中,调节施力杆7的高度使圆柱体上压头2接触半球形试件3的上表面。绕连接螺栓8轻微旋转施力压头9,来调节圆柱体上压头2在垂直方向的角度,使其紧密接触于半球形试件3的上表面,并应确保圆柱体上压头2位置居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