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间距控制及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9068.2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5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030024***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接触 基础 螺栓 间距 控制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预埋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间距控制及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国内、外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的接口工程都很重视,接口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的质量,客运专线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的精度允许误差仅仅只有±1mm,例如台湾高铁就是因为接口工程的质量造成推迟运营,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是接口工程之一。在混凝土中预埋螺栓时,若稍有偏差,可导致安装工期延长或返工,存在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浪费,可以讲预埋工程应达到机械制造的精度,作为土建工程施工其难度是很大的,国内外均没有成熟的技术可借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省时省力,其预埋螺栓的精度能满足设计允许误差要求的一种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间距控制及校正装置。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造成的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质量通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包括一块钢板,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钢板上至少连接有两排三个以上的螺栓钢套筒,钢板两端部连接提手,所述螺栓钢套筒嵌入在钢板孔中焊接,其螺栓钢套筒内径与钢板孔连接为通孔。
所述螺栓钢套筒台阶嵌入钢板深度为钢板厚度的1/2~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省时省力,其预埋螺栓的精度能满足设计允许误差要求的特点,在某铁路客运专线特大桥施工中,没有采用控制工具前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的合格率仅30%,采用控制工具后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的合格率100%,功效提高3倍以上,广泛用在建筑及桥梁行业预埋螺栓的混凝土施工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I—I截面视图;
图3为图1的II—II截面视图;
图4为钢板加工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桥梁接触网基础预埋螺栓间距控制及校正装置,包括一块钢板1,其钢板1上至少连接有两排三个以上的螺栓钢套筒2,钢板1两端部连接提手3,所述螺栓钢套筒2嵌入在钢板1中孔中焊接,螺栓钢套筒台阶嵌入钢板深度为钢板厚度的1/2~2/3,其螺栓钢套筒2内径与钢板1孔连接为通孔。
图4所示,首先在钢板1上按设计要求钻需要预埋螺栓数量的孔,本实用新型的附图4中钻有两排共计10个孔。每个孔通过数控车床进行洗出与预埋螺栓的直径相应的带台阶的孔,其孔的直径与预埋螺栓的直径能进行紧配合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的使用方法简述如下:
1、确定桥梁工程接触网基础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
2、将需要预埋的螺栓套入本装置的套筒2内;
3、根据套筒2内套入的预埋的螺栓一端在设计的预埋钢板上进行焊接,用套筒2控制预埋的螺栓位置,焊接完成后,通过提手3人工将装置提升出来;
4、将焊接好的预埋螺栓放置到桥梁设计预埋基础位置处,用全站仪精确放样、校正。将校正好位置的预埋螺栓与桥梁内钢筋焊接固定,然后支立模板、浇注混凝土。由于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需要振动,有可能改变预埋螺栓孔位的精确位置,此时在混凝土还未达到凝固硬化时,再一次将本装置套入到预埋螺栓中,直至待混凝土达到凝固硬化,具有一定的强度后,第二次提起装置,这时装置相对预埋螺栓是起一个孔位校正作用,通过本装置的两次起吊,从而保证了预埋螺栓的精确定位,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也符合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