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惯性式碰撞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451.8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1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孙钦云;朱秀娟;曹仁磊;温保岗;姜坤;仇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16 | 分类号: | B60R21/16;H01H35/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惠文轩 |
地址: | 71006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碰撞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的一种碰撞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惯性式碰撞传感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作为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正在迅猛增加,近年来,汽车交通事故每年在全世界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迫使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事汽车安全性研究。在我国,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现代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等因素导致近年来汽车安全事故的损失逐年上升,而且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的关注程度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这些因素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对汽车安全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汽车安全性的提高。
安全气囊作为一种有效地碰撞防护装置,已广泛地应用在现代汽车中,安全气囊分为正面气囊和侧面气囊,正面气囊主要保护驾驶员和乘员的面部和胸部;侧面气囊主要用来保护驾驶员和乘员头部与腰部。安全气囊系统主要有碰撞传感器、安全气囊系统电控单元、气囊组件和指示灯。其中碰撞传感器按结构分为机电结合式、水银开关式和电子式。机电结合式是利用机械运动来控制电器触点动作,再由触点断开与闭合来控制安全气囊点火器电路接通与断开的传感元件。但是传统的机电结合式的碰撞传感器只能检测碰撞正前方或者斜前方正负30°的碰撞,对于横向碰撞不能检测,或者不灵敏,即便是能检测也需把传感器横向放置,这样的传感器系统有结构不集中、导线及传感器放置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惯性式碰撞传感器,能够检测正前方的碰撞,同时还能检测横向到正前方之间的任意方向的碰撞,即正负90°之间的碰撞,解决传统的惯性式碰撞传感器系统的结构不集中、导线及传感器放置多等缺点;并且当汽车发生45°角度碰撞时,或者当汽车发生一侧碰撞时,由于碰撞力比较大使得汽车发生另一方向的二次碰撞,它还能够满足同时引爆正面气囊和侧面气囊的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惯性式碰撞传感器,包括导缸、钢球、以及用于吸附钢球的永久磁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缸具有T型布置的前通道、左通道、右通道以及相应的前端盖、左端盖、右端盖,每个通道内设置有一个钢球,每个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触点,所述永久磁铁设置在导缸的T型交点处。
所述端盖上倾斜对峙设置有两个弹簧片,所述两个弹簧片分别位于两个电触点上方。
所述前端盖正对的导缸壁上卡接有磁铁支架,永久磁铁卡接在磁铁支架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导缸具有T型布置的前通道、左通道、右通道,每个通道内设置有一个钢球,因此,当汽车发生两侧横向碰撞时,钢球接触两侧的触点,接通传感器电路,引爆两侧面安全气囊;当汽车发生横向碰撞并引起二次碰撞时能够实现两侧气囊同时引爆的要求;当汽车发生45°方向的碰撞时,能够实现前面气囊和侧面气囊同时引爆的要求。这就改善了传感器系统的结构不集中、导线及传感器放置多的缺点;而且采集的各个碰撞信号相互独立,便于气囊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磁铁支架主剖视图;
图3为磁铁支架俯视图;
其中:1-磁铁支架;2-永久磁铁;3-钢球;4-电触点;5-垫板;6-弹簧片;7-导缸;101-前通道;102-左通道;103-右通道;111-前端盖;112-左端盖;113-右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传感器包括导缸7、三个钢球3、以及用于吸附钢球的永久磁铁2,所述导缸7具有T型布置的前通道101、左通道102、右通道103以及相应的前端盖111、左端盖112、右端盖113,每个通道内设置有一个钢球3,每个端盖上分别设置有两个电触点4,两个电触点4上方有两个弹簧片6,两个弹簧片6倾斜对峙设置在端盖上。电触点4、弹簧片6通过垫板5与端盖绝缘。前端盖111正对的导缸壁上卡接有磁铁支架1,永久磁铁2卡接在磁铁支架1内部,位于导缸7的T型交点处。其中磁铁支架两侧正常情况下,三个钢球3在永久磁铁2的作用下,被吸向磁铁支架1,其中两侧的钢球3吸附在磁铁支架1的两侧,钢球3正好镶嵌在磁铁支架的两个凹槽里,前面的钢球3被吸附在磁铁支架1的前端,所有弹簧片6与钢球3分离,传感器电路处于断开状态。传感器的前端盖的触点控制驾驶员和乘员的正面气囊的开启;传感器的右端盖触点控制乘员一侧的侧面气囊的开启;传感器的左盖触点控制驾驶员一侧的侧面气囊的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