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669.3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1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13/22 | 分类号: | A62C13/2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54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粉尘 爆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爆炸性气体、粉尘场所按消防要求装备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有些安装有水喷淋管路系统。这些消防装备和设施本身动作速度慢(秒量级),主要适用于扑灭固体、液体燃烧火焰,对于控制快速发展(毫秒级)的气体、粉尘爆炸,无能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快速探测爆炸信息、释放干粉灭火剂、有效扑灭气体、粉尘爆炸火焰且保障员工人身安全的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贮粉罐,其特征在于:在贮粉罐的前端口设置有喷嘴,喷嘴通过喷嘴法兰、贮粉罐法兰与贮粉罐连接,贮粉罐的后端盖上安装有接线盒,贮粉罐内设置有缓冲器,缓冲器内设置有产气药剂的燃气发生器,燃气发生器和缓冲器的后端与贮粉罐的后端盖连接,在缓冲器的后部壳体上设置有泄气孔,燃气发生器的前端设置有出气孔,在燃气发生器内安装有电引火药头,电引火药头通过导线和接线盒依次与控制器和探测器连接;所述喷嘴法兰与贮粉罐法兰之间设置有密封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外接电源,采用自动探测、自动喷粉方式;动作速度快(能在几十毫秒时间内开始喷粉),能在爆炸初期扑灭火焰;不但适用于密闭容器、管道系统,也适用于敞开空间;既可扑灭气体爆炸火焰,又可扑灭粉尘爆炸火焰,应用范围广;由于采用纵向喷射方式,因此喷粉滞后时间短,成雾时间快;不需长期高压贮存,使用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嘴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贮粉罐2,在贮粉罐2的前端口设置有喷嘴1,喷嘴1通过喷嘴法兰14、贮粉罐法兰15与贮粉罐2连接,贮粉罐2的后端盖上安装有接线盒5,贮粉罐2内设置有缓冲器9,缓冲器9内设置有产气药剂的燃气发生器4,燃气发生器4和缓冲器9的后端与贮粉罐2的后端盖连接,在缓冲器9的后部壳体上设置有泄气孔11,燃气发生器4的前端设置有出气孔13,在燃气发生器4内安装有电引火药头12,电引火药头12通过导线6和接线盒5依次与控制器7和探测器8连接;所述喷嘴法兰14与贮粉罐法兰15之间设置有密封膜10。
如图2所示,所述喷嘴1由多个大小不同的喇叭形筒体组成,多个喇叭形筒体在同一轴线上,并通过筋板16相互连接,外侧的喇叭形筒体固定连接在喷嘴法兰14上。
在喷嘴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芯体3,芯体3上设置有多个喷孔17。
所述芯体3为球形表面。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当发生气体或粉尘爆炸时,探测器8接收到爆炸信号,传送至控制器7,控制器7输出触发电流,使在燃气发生器4内的电引火药头12打火并点燃产气药剂,迅速释放出大量气体,气体由燃气发生器4前端的出气孔13进入缓冲器9,并由缓冲器9后部壳体上的泄气孔11进入贮粉罐2驱动罐内的干粉灭火剂冲破密封膜10,从喷嘴1喷出,形成足够浓度的灭火剂粉雾体,与火焰充分接触,扑灭火焰,防止气体、粉尘爆炸的发生、发展。本实用新型探测器8由于使用场所不同,可以是温度、压力、红外火焰或紫外火焰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6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