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高电梯能效的配重调节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737.6 | 申请日: | 2008-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0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帕威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7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电梯 能效 配重 调节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配重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提高电梯能效的配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乘人电梯大多采用悬挂比为2∶1的拖动系统。曳引轮由电机驱动,可正、反旋转,通过钢丝绳拖动轿厢1上下运动。
我国电梯行业标准规定电梯配重系数为0.4~0.5。因为乘人电梯有效载荷(乘人数)是随机变化的。设额定载重为G,配重为Gp,当无人乘时(空载)有效载荷为0,满载时为G。将配重Gp限定为0.4~0.5G(接近中间值)是比较合理的。为便于分析对比,我们取配重Gp=0.5G。
实际上,设置配重时,还要考虑轿厢自重G1,即配重GP2=GP+G1;这样可使轿厢自重G1被配重完全平衡掉,不再产生载荷力矩,不增加电机负担。但配重的重量却大大增加了。另外,对电机的输出力矩也有较高的要求:
如额定载重G=1000Kg,其轿厢自重G1=1200~1500Kg,
其配重GP2=0.5G+G1=500+(1200~1500)=1700~2000(Kg),
则,电机输出扭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减小对电机输出扭矩要求、节省原材料和能源的可提高电梯能效的配重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高电梯能效的配重调节机构,包括框架和牵引绳,所述牵引绳的一端通过曳引轮连接轿厢,另一端通过导向轮连接配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转轴、一号杠杆和二号杠杆,一号杠杆和二号杠杆的一端分别与转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框架上的加力机构连接;所述一号杠杆和二号杠杆的下方设置绕有所述牵引绳的动滑轮和电磁铁组件,动滑轮与一号杠杆和二号杠杆搭接,电磁铁组件连接传动杆的下端,传动杆的上端通过销轴与一号杠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能够使电机输出扭矩减少1/3,曳引机成本降低20%,节省电能1/3;
(2)减小配重体,节省原材料,以额定载重量G=1000kg为例,配重可以减少700kg,铸铁价格按7.0元/Kg计,可降低电梯制造成本700×7=4900元;
(3)电梯额定载重越大,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号杠杆2与电磁铁组件3、动滑轮8和加力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1和牵引绳12,所述牵引绳12的一端通过曳引轮13连接轿厢,另一端通过导向轮14连接配重体,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转轴6、一号杠杆2和二号杠杆9,一号杠杆2和二号杠杆9的一端分别与转轴6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分别与设置在框架1上的加力机构连接;所述一号杠杆2和二号杠杆9的下方设置绕有所述牵引绳12的动滑轮8和电磁铁组件3,动滑轮8与一号杠杆2和二号杠杆9搭接,电磁铁组件3连接传动杆11的下端,传动杆11的上端通过销轴4与一号杠杆2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帕威机电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帕威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7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