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惯性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9995.4 | 申请日: | 2008-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72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谷荣祥;陶延峰;董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9/00 | 分类号: | G01P9/00;G01P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0077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传感器 | ||
1.一种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用于测量空间Z轴方向角速率的角速率陀螺仪(1)和用于测量空间X轴方向线加速度的加速度计(2)组成且二者并行设置,所述角速率陀螺仪(1)和加速度计(2)均包括依次串接的敏感电路、信号处理器和主放大器;所述主放大器还接有分别对其进行控制的零偏置控制器、量程扩展器和带宽扩展器,所述零偏置控制器、量程扩展器和带宽扩展器相并联且三者的共同输出端均接主放大器的输入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率陀螺仪(1)和加速度计(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接至适配转接线路板(3)。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速率陀螺仪(1)的敏感电路为由离散控制器一(4-1)、ST接口电路一(4-2)、敏感器一(4-3)、谐振器一(4-4)和激励器一(4-5)组成的敏感电路一(4),所述离散控制器一(4-1)和激励器一(4-5)分别经ST接口电路一(4-2)和谐振器一(4-4)后均接敏感器一(4-3);所述角速率陀螺仪(1)的信号处理器为信号处理器一(6),所述敏感器一(4-3)接信号处理器一(6)。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器一(4-3)为芯片P0-XRS;谐振器一(4-4)由两个运算放大器A1和A2相串联组成,所述运算放大器A1和A2均为芯片LTC2053;所述激励器一(4-5)为由芯片REG711-5构成的充电泵调节器;所述信号处理器一(6)由芯片LTC2053和芯片LB8207串接组成;所述角速率陀螺仪(1)的主放大器为芯片LTC2053。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度计(2)的敏感电路为由离散控制器二(5-1)、ST接口电路二(5-2)和敏感器二(5-3)组成的敏感电路二(5),所述离散控制器二(5-1)经ST接口电路二(5-2)后接敏感器二(5-3);所述加速度计(2)的信号处理器为信号处理器二(11),所述敏感器二(5-3)接信号处理器二(1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敏感器二(5-3)为芯片P0-XL;所述信号处理器二(11)为芯片LB8207;所述加速度计(2)的主放大器为芯片LTC2053。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零偏置控制器由输入回路一(16)、放大器一(18)、运算器(20)、校准回路(17)和反馈回路一(19)组成,放大器一(18)的输出信号分三路,一路经运算器(20)和校准回路(17)后接放大器一(18)的输入端,一路经所述反馈回路一(19)后接放大器一(18)的输入端,另一路接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一(18)为芯片LTC2053,所述运算器为芯片LM339,所述校准回路由一电阻和一电子开关串接组成。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程扩展器由输入回路二(21)、放大器二(23)、量程扩展回路(22)和反馈回路二(24)组成,放大器二(23)的输出信号分三路,一路经所述量程扩展回路(22)后接放大器二(23)的输入端,一路经所述反馈回路二(24)后接放大器二(23)的输入端,另一路接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二(23)为芯片LTC2053,量程扩展回路(22)由电阻RX1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惯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扩展器由输入回路三(25)、放大器三(27)、带宽扩展电路(26)和反馈回路三(28)组成,输入回路三(25)的输出信号分三路,一路经带宽扩展电路(26)后接放大器三(27)的输入端,一路经反馈回路三(28)后接放大器三(27)的输入端,另一路接所述主放大器的输入端;
所述放大器三(27)由为芯片LTC2053,带宽扩展电路(26)由电容CX和C12并联组成,反馈回路三(28)由电阻Rx和R14并联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星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99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二极管的低光损失电极结构
- 下一篇:用于湿处理碟状基材的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