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活动性断层地段隧道永久衬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0044.9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85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硕;梁文灏;李国良;刘赪;张剑;杨国柱;张旭珍;贾元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D11/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罡 |
地址: | 710043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性 断层 地段 隧道 永久 衬砌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隧道衬砌结构领域,涉及活动性断层地段隧道永久衬砌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上所说的活动性断层一般是指全新世(约一万年)以来,曾发生过活动的断层。当在活断层上设置或以工程通过时,从其发生频率上推断,在工程安全期内,其有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开裂变形和错断,严重时可直接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甚至造成灾难。因此,在以往的铁路选线中,当遭遇活动性断层时,基本的选线原则是能绕避时坚决绕避,不能绕避时必须大角度、短距离以一般工程(低路基或涵洞)通过,以隧道工程通过事例较少。所以在活动性断层修建隧道工程,永久衬砌结构就特别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且经济可靠的活动性断层地段隧道永久衬砌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活动性断层地段隧道永久衬砌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永久衬砌结构采用抗震能力高的圆形断面结构形式;在永久衬砌结构中间隔设置将隧道纵向进行分块的变形通缝,形成分段吸收变形和释放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
上述的永久衬砌结构采用双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坏后的可维修结构,确保快速修复。
上述的隧道断面的施作隧底填充混凝土层和沟槽,在钢筋混凝土层外还设置补强混凝土结构层。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
1、考虑断层活动时会对周边围岩揉捏挤压,造成永久衬砌结构破坏,选择抗震能力高的圆形断面结构形式;
2、间隔设置变形通缝,将隧道纵向进行分快,形成分段吸收变形和释放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
3、永久衬砌结构采用两次施作,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坏后的可维修结构,确保快速修复。
4、考虑活动性断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存在缓慢的变形,因此,在隧道结构中按100年使用寿命期预计总变形,在水平、垂直方向进行预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现有的衬砌结构为椭圆形断面结构形式,隧道断面大小和技术标准直接相关,因此应结合实际工程得技术标准确定断面尺寸,然后根据工程通过得活动性断层的技术参数,确定隧道设计寿命期的水平、垂直累计位移量,从而确定变形预留量。
本实用新型的永久衬砌结构采用抗震能力高的圆形断面结构形式;在永久衬砌结构中间隔设置将隧道纵向进行分块的变形通缝,形成分段吸收变形和释放地震能量的结构体系。
参见图2,其永久衬砌结构采用双层结构的钢筋混凝土1,2,形成在地震局部破坏后的可维修结构,确保快速修复。
隧道断面开挖成形后,先施作钢筋混凝土层1,滞后适当距离后施作钢筋混凝土层2,钢筋混凝土层2采用圆形模板台车泵送混凝土灌注;此后依次施作隧底填充混凝土层3和沟槽4,在钢筋混凝土层2外还设置补强混凝土结构层5。
考虑活动性断层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存在缓慢的变形,因此,在隧道结构中按100年使用寿命期预计总变形,在水平、垂直方向进行预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集水罐
- 下一篇:一种锁具智能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