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拆装组合的钢制文件柜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0087.7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7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63/00 | 分类号: | A47B63/00;A47B47/03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郑建 |
地址: | 712100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组合 钢制 文件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办公家具领域,涉及一种钢制文件柜,特别是一种能够拆成部件,又能快速组装起来的钢制文件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制文件柜有整体焊接柜体与可拆装柜体两种。整体焊接柜体虽然有很好的稳固性,但运输困难,特别是远距离运输,成本很高。现有的可拆装文件柜要么结构复杂,如中国专利ZL03242499.X,公开了一种可拆装文件柜,由天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安装在天板和底板之间的左后板、右后板、左前门、右前门和安装在左、右侧板上的若干活动层板构成,在天板和底板的四角均垂直设置有方管,左、右侧板的两竖向侧边上均设置有与方管相匹配的空槽,方管分别插入到空槽内从而将天板、底板分别固定到左右侧板的顶端和底端。其拆卸、安装很麻烦,费时费事,不利于大批量生产。还有的可拆装文件柜将背板、左侧板、右侧板采用折印制成整体结构,安装时按折印进行组装,这样的可拆装文件柜连接起来后稳固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拆装组合的钢制文件柜,该钢制文件柜比现有的拆装文件柜结构更稳固,拆装起来更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能拆装组合的钢制文件柜,包括顶板、中隔板、底板、前框架、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多块架板,其中,前框架上安装有两块或四块柜门扇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框架和后背板的两端均设有凹槽,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有和凹槽相对应的U型勾,左侧板和右侧板以及后背板的中间和底端有挂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U型勾与前框架和后背板的凹槽相互扣接;顶板与后背板、前框架相互支撑,并由自攻螺钉连接;中隔板、底板与前框架、后背板的挂板相挂接。
本实用新型的能拆装组合的钢制文件柜,所有部件的包装体积只有焊接文件柜的1/4,大大节约了运输成本,且安装非常简便,5分钟即可完成,而且安装成型后结构稳固,实用性能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此图为4门文件柜,还可以是2门文件柜、上部为玻璃、下部为对开门的文件柜);
图2是组合结构文件柜的主体分解图;
图3是前框架、后背板、左侧板、右侧板安装示意图;
图4是顶板、中隔板、下底板安装示意图;
图5是后背板与左右侧板、前框架与左右侧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门扇板安装示意图;
图7是架板的安装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能拆装的组合结构钢制文件柜,包括顶板3,前框架2,后背板4,左侧板5,右侧板6,中隔板7,底板8,四块架板9,其中,前框架2上安装有两块或四块柜门扇板1。顶板3、中隔板7与底板8完全相同,左侧板5与右侧板6尺寸、结构完全相同(只分左右);左侧板5,右侧板6的前边可为突出的圆边。
左侧板5与右侧板6上有和凹槽相对应的U型勾,左侧板5和右侧板6以及后背板4的中间和底端设有挂板10;左侧板5和右侧板6两侧还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条板,条板上有用于支撑架板9的扣11,四块架板9完全相同,柜门扇板1大小尺寸相同,连接分上下左右。
如图3、图4、图5所示,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U型勾与前框架2和后背板4的凹槽相互扣接,前框架2上还有门加强筋13,顶板3与后背板4和前框架2相互支撑,并由自攻螺钉12连接,中隔板7、底板8与前框架2和后背板4上的挂板10相互挂接。如图6所示,四块架板9与左侧板5、右侧板6在两个条板的扣11上插接。柜门扇板1上焊有转轴,用于分别插入前框架2的上下孔中,其中下轴装有弹簧,下轴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在孔中上下伸缩。
整个结构的安装过程中,当把前框架2、后背板3、左侧板5、右侧板6与顶板3、中隔板7、底板8安装完后,构成一个六面体的组合结构钢制文件柜,运用六面体各面之间相互支撑、加强的原理,保证了组合结构钢制文件柜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
在钢制文件柜的组装过程中,后装的部件对先装的部件具有锁定功能,从而使文件柜组装完成后,其中的扣、插接处不会松动而脱出,从而保证了文件柜的稳固、牢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杨凌天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