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357.4 | 申请日: | 200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5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勋;廖延章;孙冰;侯现仓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17/32;F16K47/02;F17D5/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 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路 紧急 事件 切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城市供水管路系统的供水管路防漏的紧急事件切断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
背景技术
供水管网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城市人民的生活、工业生产等与城市供水管网的可靠运行密切相关。而城市管网漏水则是一种常见现象,城市供水管网漏水损失不但提高了制水成本,使供水水量不必要地增加,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事故区域无法供水,影响交通,干扰市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乃自地面塌陷、房基受损等严重危害。由于事故本身具有偶然性和突然性,很难预测,不可能把它百分之百的消灭,这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一旦出了问题,有应急措施,尽快地把这个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其采用自力式执行机构,依靠爆管后压力差的变化自动关闭阀门,从而有效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包括有主阀阀体1,其特点在于:所述的主阀阀体1内设有主阀阀芯组件9,与主阀阀芯组件9对应的主阀阀体1内设有主阀阀座10,主阀阀芯组件9上部设有活塞2,活塞2与主阀阀体1之间设有活塞套筒11,主阀阀体1上部与主阀阀芯组件9对应设有主阀阀盖12,主阀阀体1的前腔A、后腔B和活塞2上腔C通过引压管与导阀5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所述的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主阀和导阀通过引压管连接,将阀前和阀后的压力引入导阀的不同内腔中,导阀内采用自力式执行机构,依靠爆管后压力差的变化自动关闭阀门,无需外加气动或电动装置,通过连通导阀和主阀之间的接管管径大小和主阀的容腔体积来保证足够的闭阀时间,达到了防止水击的目的。当阀后管路爆裂时,紧急事件切断阀能够自动缓慢地关闭,并有效降低了水击带来的危害。其适合用于城市供水系统的场合,该阀门不仅很好的解决了供水管网漏水的问题,而且还保证了阀前用户的正常用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阀阀体;2.活塞;3.双弹簧装置;4.导阀阀芯;5.导阀;6.档环;7.定位环;8.复位阀;9.主阀阀芯组件;10.主阀阀座;11.活塞套筒;12.主阀阀盖;13.导阀体;14.隔膜;15.第一引压管;16.第二引压管;17.第三引压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包括有主阀阀体1,其特点在于:所述的主阀阀体1内设有主阀阀芯组件9,与主阀阀芯组件9对应的主阀阀体1内设有主阀阀座10,主阀阀芯组件4上部设有活塞2,活塞2与主阀阀体1之间设有活塞套筒11,主阀阀体1上部与主阀阀芯组件4对应设有主阀阀盖12,主阀阀体1的前腔A、后腔B和活塞2上腔C通过引压管与导阀5相连。
所述的导阀5包括有导阀体13和设置在导阀体13内的导阀阀芯4,导阀阀芯4上设有隔膜14,导阀阀芯4一端对应的导阀体13上设有定位环7,定位环7外部设有档环6;导阀阀芯4另一端对应的导阀体13上设有导阀阀盖18,导阀阀盖18外侧设有双弹簧装置3,双弹簧装置3内的弹簧与导阀阀芯4端部相连。
所述的引压管包括有第一引压管15、第二引压管16和第三引压管17,主阀阀体1的前腔A通过第一引压管15与导阀体13内的腔D和导阀阀芯4上的隔膜14后腔F相连通,主阀阀体1的后腔B通过第二引压管16与导阀5上的导阀阀芯4上的隔膜14前腔G和导阀5的后腔H相连通,主阀阀体1内的活塞2上腔C通过第三引压管17与导阀体13内的腔E相连通。
所述的第二引压管16与第三引压管17之间设有复位阀8。活塞2与活塞套筒11之间设有密封圈。导阀阀芯4与导阀体13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一种管路紧急事件切断阀,其在实施时,供水管路无爆管时,导阀阀芯4处于平衡状态,主阀阀体1的后腔B压力P2通过第一引压管15与导阀体13内的腔D和导阀阀芯4上的隔膜14后腔F相连通,活塞2的下表面则受到主阀阀体1的前腔A压力P1,由于阀门的阻力作用,压力P2必然小于P1,使活塞2处于悬浮状态,从而保证自来水的正常流动;当阀后管路爆裂,主阀阀体1的后腔B压力P2迅速降低,导阀阀芯4受力不平衡将向左移动,使导阀体13内的腔D和腔E导通,主阀阀体1的前腔A压力P1由腔D引入腔E,再由第三引压管17引入主阀阀体1内的活塞2上腔C中,使得活塞2上表面受到介质压力与下表面受到的介质压力相同,由于上表面作用面积大于下表面作用面积,使活塞2向下移动直至关闭管路;当阀后管路修复后,阀门仍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打开复位阀8,释放主阀阀体1内的活塞2上腔C中的压力,活塞2上移至常态,供水管路便恢复正常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3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解酒功能的保健饮料
- 下一篇:轴承分球保持架装配机的集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