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483.X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8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龙;赵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B66C1/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装式 组合 吊装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装支架,尤其是安装于车辆方舱侧壁吊装物品的组合吊装支架,属于传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方舱是用于地质勘探、水利工程、建筑工程、军队野战等需在野外作业、作战的装在运输车辆上的厢体设备,也是一种特种物资运输的防护装备。舱体内部工作设备和舱内物资运输的进出舱体,均需要将设备或物资从舱内搬出后,从高处吊放到地面;工作结束后则要将设备吊起,放回舱内。为了对设备或物资进出舱体的搬运实现机械化操作,需要在舱体侧壁安装一种吊装支架,目前,通常是在舱体侧壁安装一个焊接结构的三角形框架,框架的垂直边的上下两端通过铰链机构设置在舱壁的上部,框架可以绕此边旋转。工作时三角形平面旋转到与舱壁垂直位置,不工作时,将三角框架旋转贴到舱壁后用插销等固定。这种结构的吊装支架及其固定方式具有下述不足,装配时上下铰链支点需调同轴度,安装复杂;三角形框架不可拆卸,直接暴露在舱外,易锈蚀;三角形框架永久挂装在舱外,视觉上有累赘感,影响舱体外观线条简洁、轮廓突出的效果,就达不到实用美观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现有的车载式吊装支架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车载式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可充分利用车辆的有效空间,可进行组合与拆卸,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遇到的安装复杂、不可拆卸、影响视觉与美观等方面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包括底座、吊杆座、吊杆,所述吊杆座由一底板和与底板垂直的两耳板构成,所述吊杆座与吊杆通过销轴铰接,所述吊杆座通过底座上的固定销挂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通过紧固件安装在舱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所述底座上设有数个与固定销固定连接的定位安装孔。
前述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所述固定销为:一端大圆柱体、中间中圆柱体、另一端小圆柱体的阶梯轴结构,所述固定销的小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安装孔上。
前述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所述吊杆座上的底板上设有与固定销配合的数个瓢形孔,所述瓢形孔由大圆孔和连接大圆孔的小圆槽组成,所述大圆孔和固定销大圆柱体配合,所述小圆槽和固定销的中圆柱体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平板状的底座平贴安装在舱壁上,吊杆座连同吊杆组合件只有在使用时才挂装在底座上,安装方便,使用挂装可靠,只有底座永久固定在舱外。吊杆座、吊杆组合件不用时取下保存,本实用新型不易锈蚀,不影响舱体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座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吊杆座、吊杆组合件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挂装式组合吊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由底座1、吊杆座2、吊杆3和紧固件4组成,吊杆座2和吊杆3为组合体,吊杆座2与吊杆3通过销轴23铰接,组合体由销轴23连接作为一体,底座1通过紧固件4与舱体壁板固定连接,紧固件4由螺钉、垫圈组成,底座1可安装在舱体的任何侧面。
底座1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底座1为焊接结构体,由底板11和焊接在其上的3个固定销12组成,底板11是低碳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所述固定销12为:一端大圆柱体122、中间中圆柱体123、另一端小圆柱体121的阶梯轴结构,采用可焊性良好的低碳钢车制成,小圆柱体121作为焊接定位结构,大圆柱体122作为轴向限位结构,中圆柱体123作为径向限位结构。固定销12的小圆柱体121焊接在低碳钢板11上,底板11上的焊接工艺倒角111,使得固定销12与底板11的焊接更牢固,底板11上还设有安装定位孔112,用于安装紧固件4,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4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美金刚治疗儿童行为障碍
- 下一篇:胃酸分泌的快速作用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