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水发电机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0501.4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王杰 |
主分类号: | F03B13/06 | 分类号: | F03B13/06;H02K7/18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463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水发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发电机,具体的说是循环水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公共技术水轮发电机存在的水头高、流量大和耗水多的问题,中国专利200620074459.7提供了一种具有水箱式水轮机构的水重力发电机,该机包括发电机、增速机、水箱式水轮机构的水动力机;所述的水动力机为水箱式水轮机构,包括水箱式水轮机构、轮轴和U型支座,水箱式水轮机构通过轮轴、轴承设于U型支座上,轮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着增速机的输入轴;所述水箱式水轮机构的轮周上依次均布着18个水箱,水箱为斗状,箱口位于经向上;每个水箱的容积为0.04-1立方米,水箱底部距轮轴轴心的半经为0.6-0.8米,水箱口部距轮轴轴心的半经为0.9-1.6米,水箱式水轮机构的宽度为0.5-1.5米;水箱式水箱式水轮机构机构上方0.1-0.2米处、与水箱对应设导水槽。但是,该发电机的单机发电能力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修筑大坝、开凿涵洞,不会给环境和地形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发电能力强大、由单机串联组合的循环水发电机组。
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如下:
循环水发电机组,包括水重力发电机,水重力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增速机、飞轮和水箱式水轮机构;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五台水重力发电机,最上部的水重力发电机上部设有缓冲池,缓冲池下部一侧设有导水槽,导水槽的出水口对应着第一台水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每一台水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下方均设有一个导水槽,导水槽的出水口对应着其下部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最下部水重力发电机的导水槽下方设有蓄水池;
所述缓冲池与蓄水池之间连通设有出水管和调节水管,蓄水池内的出水管上设有水泵,调节水管上设有调节阀。
所述水重力发电机的功率为3-300KW。
所述水泵的功率为7.5-750KW,扬程13.6M,流量0.05-5m3/s。
本实用新型具有几方面的优点:
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建设水电站不需要修筑大坝、开凿涵洞,不会给环境和地形地貌造成影响和破坏。
2、本实用新型需要一定量的水源即可实现发电,不再靠天吃饭,受水量制约,解决了水力发电与工农业生产和航运争水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建设不受地区和地形限制,建设投资相对较小,管理维护方便。
4、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水资源相对薄弱地区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循环水发电机组包括水重力发电机3,水重力发电机3包括发电机9、增速机10、飞轮和水箱式水轮机构11;发电机9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着增速机10,增速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飞轮;水箱式水轮机构包括水箱式水轮,水箱式水轮的轮周上依次均布着18个水箱,水箱为斗状,箱口位于经向上。
五台水重力发电机3依次按45度斜坡由上至下依次排列,最上部的水重力发电机3上部设有缓冲池1,缓冲池1下部一侧设有导水槽2,导水槽2的出水口对应着第一台水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11的水箱,每一台水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11下方均设有一个导水槽,导水槽的出水口对应着其下部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11,最下部水重力发电机的导水槽下方设有蓄水池4;
所述缓冲池1与蓄水池4之间连通设有出水管6和调节水管7,蓄水池4内的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5,调节水管7上安装有调节阀8。
蓄水池4的容积为2立方米;
水泵5的功率为7.5KW、扬程13.6米、流量0.05立方米/每秒;
每台水重力发电机的输出电力为3KW、所需水流量0.0469立方米/秒、水头2米;
整台机组共装机15KW,全年发电量12.96万千瓦,减去水泵耗电量6.48万千瓦,净发电量为6.48万千瓦。
机组工作时,由水泵5将蓄水池4中的水提升到缓冲池1内,由导水槽2将水引流到第一台水重力发电机3的水箱式水轮机构11的水箱,随着水箱式水轮机构不停转动,再由第一台水重力发电机的水箱式水轮机构11下方的导水槽2依次向下引流,最终水流回蓄水池4;同时随着水箱式水轮机构不停转动,每台水重力发电机3输出电力,形成机组发电。
当水泵提升的水量大于所需用量时,可通过调节水管7上的调节阀8控制回排入蓄水池4,确保不向外溢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王杰,未经徐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摩托车应急助力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悬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