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灰尘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0941.X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0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牧凌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9/10 | 分类号: | A47L9/10;B65F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5128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灰尘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灰尘收集装置,尤其是一种尘桶清灰底盖的结构改进,属于清洁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清理,现有尘桶的桶底设有可以翻开的底盖。通常,底盖的一处与桶底靠近把手的一侧铰接。尘桶倒灰时,尘桶底盖上会附着一定灰尘,如需要清理尘桶底盖上的灰尘,就需倾斜尘桶,而这时尘桶底盖由于受到重力或其它外力(例如弹性作用力)作用会趋向闭合,操作者不得不用手扶着尘桶底盖去清理其灰尘,不仅不方便,还容易将手弄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打开后可以自动定位的灰尘收集装置,从而方便底盖的清理。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灰尘收集装置包括具有握持结构的桶体,所述桶体底边的一侧铰接装有用于清灰的可开启底盖,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铰接处桶体一侧和底盖一侧分别设有可以相互搭接结构;所述搭接结构当底盖与桶体闭合时相互脱离;所述搭接结构当底盖完全打开时相互结合。
因此,当打开底盖后,由于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底盖会旋转释放到完全开启的角度。此时,搭接结构相互结合,将底盖轻易固定在此位置,使其不能随意摆动,避免趋向闭合,使操作者可以很方便的清理尘桶底盖上灰尘。当清理完毕,需要闭合尘桶底盖时,只要用手轻轻推动底盖,使搭接结构相互脱离,便可使底盖盖合在桶体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底盖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底盖打开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实施例底盖打开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灰尘收集装置如图1所示,桶体1的一侧具有连体把手2,桶体的底边靠近把手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装有可开启的底盖4,另一侧装有搭扣3。由图2可以看出,铰接处的桶体一侧设有上扣钩5,底盖一侧设有可以与上扣钩搭接的下扣钩6。当按下尘桶底盖搭扣3处的释放按钮后,底盖在其自重作用旋转开启释放到一定角度时,上、下扣钩由原先相互分离状态变为相互扣合状态(参见图3、图4),因此底盖相对尘桶暂时固定在此位置,不能随意摆动,允许操作者方便的清理尘桶底盖上的灰尘。当要闭合尘桶底盖时,只要用手轻轻推动底盖,上、下扣钩就会脱离扣合状态,重新与桶体盖合,如图1所示。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灰尘收集装置基本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搭接结构由铰接处桶体一侧的上触铁5’和底盖一侧可以与上触铁5’吸合的下触铁6’构成,至少上触铁5’与下触铁6’之一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其使用操作的原理可以从实施例一推知(参见图5、图6),不另赘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灰尘收集装置基本结构也与实施例一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搭接结构由铰接处桶体一侧的凹槽5”和底盖一侧可以与上凹槽5”啮合的凸头6”构成。
其使用操作的原理可以从实施例一推知(参见图7、图8),不另赘述。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泰怡凯电器(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9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键模块
- 下一篇:非承压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