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隔震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30948.1 申请日: 2008-01-16
公开(公告)号: CN201180387Y 公开(公告)日: 2009-01-14
发明(设计)人: 王惠强;许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 王惠强;许彦龙
主分类号: E04H9/02 分类号: E04H9/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4199江苏省无***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建筑 用隔震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震装置。具体说,是埋在建筑与基础之间、用来防止地震对建筑造成破坏的建筑用隔震垫。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震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受到的地震作用自下而上逐渐放大,从而引起建筑构件的破坏,甚至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为防止地震发生时的建筑物倒塌和人员伤亡,传统方法是加大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强度。加大建筑结构构件的设计强度虽然可以起到防震作用,但结构构件一大,耗用材料就多,使得建筑投资多、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用隔震装置。使用这种隔震装置,耗材少、投资少、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震装置是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呈交替状组合而成的柱体,该柱体两端的面层为橡胶层,且其两端的外面均有封板。柱体和封板的四周有橡胶保护层,该橡胶保护层与柱体的橡胶层形成为一体。柱体和封板的对应位置上有轴向孔,轴向孔内有铅芯。所说铅芯的长度等于柱体的轴向长度与两封板的厚度之和。两封板的外面均有连接板。连接板、封板和柱体上均有通孔,且三者上的通孔数量相等并对应,三者间通过螺栓和这些通孔连接在一起。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震装置主要由橡胶层和钢板层呈交替状组合而成,将其置于建筑物的构造柱与基础之间,使建筑物形成柔性底层,使建筑物的基础与上部结构断开,延长上部结构的基本周期,从而避开地震地面运动的主频带范围,减免共震效应,阻断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使地震能量直接吸收或反馈回地面。据计算,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震装置,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减少4~8倍,使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的反应以第一震型为主,类似于刚体运动,基本无反应放大作用,从而保证了建筑物的倒塌和人员的伤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用隔震装置是由橡胶层6和钢板层5呈交替状组合而成的圆柱体,即依次用一层橡胶、一层薄钢板、一层橡胶、一层薄钢板这样的顺序叠合而成。圆柱体两端的面层为橡胶层6,且其两端的外面均配有封板4。圆柱体和封板4的四周设置有橡胶保护层1,该橡胶保护层与圆柱体的橡胶层6形成为一体。圆柱体和封板4的对应位置上有四个轴向孔,该四个轴向孔处于圆柱体和封板4中间且呈圆周布置。每个轴向孔内均安装有铅芯2,该铅芯为杆状,其直径等于轴向孔的直径,其长度等于圆柱体的轴向长度与两封板4的厚度之和。两封板4的外面均设置有连接板3,两个连接板3上、两个相应封板4上和柱体上均加工有八个通孔,且三者上的八个通孔相对应,三者间借助螺栓7和它们上的这些通孔连接在一起。在两封板的四周边沿上还加工有连接孔8,使用状态下,两封板4借助于其四周的连接孔8分别与建筑物上的构造柱和基础连接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惠强;许彦龙,未经王惠强;许彦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0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