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梭形臂力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060.X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3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殷来阳;胡四龙;潘荣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来阳 |
主分类号: | A63B21/02 | 分类号: | A63B21/02;A63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244江苏省江都市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臂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健身臂力器,尤其涉及一种主弹簧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健身用臂力器是由一根密圈粗弹簧和安装其两端的把手构成,密圈粗弹簧为储能元件,使用时双手握住两端的把手,用力使弹簧弯曲,并使两端靠近,通过不断地弯折弹簧达到锻炼肌肉的目的,经常使用,能使胸部及上肢肌肉发达,以达到健美及增强臂力的效果。但这类臂力器的不足之处在于主弹簧直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折弯力是一致的;加之人们在使用臂力器时,加载在各弹簧圈上的力臂长度不一致。因此,在弯曲过程中由中部到两端的折弯受力不合理,中部变形、受力集中,两端变形量小,长期使用,弹簧中部容易疲劳。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申请号为“02266448.3”,名称为“臂力器”的专利技术,采用将主弹簧设置为纺锤形(梭形)来解决以上问题,它通过减小主两端的直径来实现折弯力由中向两端的递减,从而使折弯力在弹簧各位置的分布均匀。但是,在长期使用中,该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主弹簧形式,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出现中部,尤其是中间位置的弹簧圈出现疲劳断裂现象。我们发现:人们在使用时,弯折的最大变形量出现时弹簧中部的受力最大,其中部的变形量也最大。所以会造成纺锤形弹簧中间位置的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将梭形弹簧的中部几圈的直径设为一致,在最大变形量出现时,增加承受最大折弯力的弹簧圈圈数的梭形臂力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对手柄,设于一对手柄间的梭形弹簧,在所述的梭形弹簧中部有4~10圈弹簧的外径相等,由该4~10圈弹簧向两端弹簧的直径递减。
梭形弹簧彼此相邻圈直径递减的量为0.3~1.2mm。
所述一对手柄间连接有防护索,防护索穿设在梭形弹簧内,防护索的长度大于梭形弹簧变形量的最大值。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呈纺锤状(梭形),在弯曲过程中,折弯力的分布比较均匀,力的增长也比较线性,这样,弹簧的恢复性比较好;最关键的是,中间位置的设置了4~10圈(根据主弹簧的圈数合理设置)直径一致的弹簧圈,增加了承受最大变形量的弹簧圈数,这样,避免了传统纺锤状(梭形)臂力器容易出现中部断裂的情况,延长了臂力器的寿命;此外,在两手柄间设置了防护索,这样,在出现弹簧断裂时,由于具有连接两手柄的防护索,两截不会分离、弹出,有利于人身安全的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手柄,2是弹簧,3是中间4~10圈直径一致的弹簧圈,4是防护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对手柄1,设于一对手柄1间的梭形弹簧2,在梭形弹簧2的中间4~10圈直径一致的弹簧圈3,该4~10圈弹簧的外径相等,由该4~10圈弹簧向两端弹簧的直径递减。
梭形弹簧2彼此相邻圈直径递减的量为0.3~1.2mm。
一对手柄1间连接有防护索4,防护索4穿设在梭形弹簧2内,防护索4的长度大于梭形弹簧2变形量的最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来阳,未经殷来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0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