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334.5 | 申请日: | 2008-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邵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36 | 分类号: | D04B15/3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1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三角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
背景技术
已有技术中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机构如图8所示,下面的描述是针对两个系统而言的,包括三角底板14;分固装于三角底板14上的具有第一、第二接针斜面5a、5b的起针三角5、翻针三角20、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针三角8、9、10、11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左导针三角8L、9L、10L、11L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右导针三角8R、9R、10R、11R;分别可垂直地在三角底板14上进出的挺针三角2、翻针三角3;可平行于三角底板14滑动的左、右密度三角4L、4R;固置于三角底板14上的选针脚复位三角12、选针器13;分别可垂直地在三角底板14上进出的左、右推针三角21L、21R、左、右清针三角22L、22R;固定在三角底板14上的不织压片23;分别探出于三角底板14并且可摆动的集圈压片24、左、右二段度目三角25L、25R;可垂直地在三角底板14上进出的左、右接针三角26L、26R;固定于三角底板14上的左、右选针脚压块19L、19R。上述配置的三角机构所适合的织针组件包括六段选针脚15、织针16、具有上、下片踵17b、17a的挺针片17以及具有片踵18a的推片18。上述各种三角及相应的部件位置关系已在图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故不再赘述。依据图8并结合上述说明,如业界皆知之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原理是通过选针器13作用于六段选针脚15,再由六段选针脚15将推片推至图8中所示的A、H、B三种不同位置,从而使织针16进入编织翻针、集圈/接针或不织的编织轨道。具体可以通过申请人在下面叙述得到充分理解,下面的说明是相对单系统而言的。
图9所示为针对图8的三角机构而言的织针组件的织针16不进行(参与)编织的走针轨迹(图中的两条粗实线表示走针轨迹<以下同>)。这时的六段选针脚15不工作,相应的推片18处于B位置,当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机头行进时,推片18的片踵18a被不织压片23压入针床上的针槽,相应的挺针片17的下片踵17a被压入针槽,针织16不被起针三角5作用,不进行编织。
图10所示为织针16进行编织的走针轨迹图。这时的左推针三角21L作用于六段选针脚15,将推片18推到A位置,片踵18a未被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16沿起针三角5进入编织轨道,完成编织。
图11所示为织针16进行集圈/吊目的走针轨迹图。这时,第四右导针三角11R作用于六段选针脚15,将推片18推到H位置,左、右接针压片26L、26R缩进三角底板14,织针16沿起针三角5运行到集圈高度,推片18的片踵18a被集圈压片24压入针槽,挺针片17的下片踵17a也被压入针槽,织针16不再沿挺针三角2上升,完成集圈编织(也称吊目编织)。
图12所示为织针16进行翻针的轨迹图。这时的右推针三角21R作用于六段选针脚15,将推片18推到A位置,片踵18a没有被压入针槽,挺针三角2缩进三角底板14,翻针三角3伸出三角底板14,挺针片17的上片踵17b沿翻针三角3的翻针轨道运行,织针16完成翻针编织。
图13所示为织针16进行接针的走针轨迹图。这时的第四右导针三角11R作用于六段选针脚15,由六段选针脚15将推片18推至H位置,右接针压片26R伸出(探出)三角底板14,集圈压片24摆动离开(摆离)H位置,推片18的片踵18a先被右接针压片26R压入针槽,相应的织针16未进入编织轨道,接着推片18经过集圈压片24位置时,由于集圈压片24已摆离于H位置,因此片踵18a被释放,相应地,挺针片17的下片踵17a沿起针三角5上所加工出的第一接针斜面5a上升至接针高度,织针16完成接针编织。
上述对图10至13的描述均是以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的左右往复运动的机头向左运行为例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雪亮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3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