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轧辊淬火感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523.2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017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利嘉;崔发祥;张卫龙;邹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0 | 分类号: | C21D1/10;C21D9/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淬火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感应热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大型轧辊的淬火感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轧辊进行感应淬火主要还是采用单工频淬火感应圈和普通的工频加中频淬火感应圈,而单工频淬火感应圈受其加热区宽度、电源控制和设备最大功率的限制,在保证淬火质量的前提下,对于Cr2、MC3系列的工作辊淬深层在15-20mm左右,中间辊淬火淬深层在20-25mm左右,淬火后表面硬度值波动一般在4HSD以内。工频加中频淬火感应圈,在第二感应圈内,由于中频感应圈的作用主要为保温,其透热层深度的拓展主要靠表面的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进行。普通的轧辊随着轧辊使用寿命的提高,用户对轧辊淬深层要求越来越高,单工频淬火感应圈和普通的工频加中频淬火感应圈已难以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的轧辊淬火感应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轧辊淬火感应器,具有感应圈,感应圈由上层感应圈和下层感应圈构成,上、下层感应圈均为由独立电源控制的工频感应圈。
所述的上层感应圈的匝数为9-12匝,下层感应圈的匝数为7-10匝。
所述的上、下层感应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大大加深轧辊的淬硬层,改善淬硬层部位的热处理质量,提高轧辊使用寿命,降低轧辊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上层感应圈,2为下层感应圈,3为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轧辊淬火感应器,具有感应圈,感应圈由上层感应圈1和下层感应圈2构成,上、下层感应圈均为由独立电源控制的工频感应圈,上层感应圈1的匝数为10匝,下层感应圈2的匝数为8匝,上、下层感应圈之间设置有绝缘层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宝隆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5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机械用液力变矩器叶栅
- 下一篇:一种礼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