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棘轮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624.X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52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生;王宗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宁生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F16H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棘轮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歇运动机构,特别涉及一种双向棘轮机构。
背景技术
棘轮机构在各行业中应用广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棘轮机构在五金工具领域应用在不断扩大。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现有棘轮机构已难适应现代工农业发展。因此,研究高性能、高扭矩棘轮机构已是机械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因而,近年申请棘轮机构专利众多。中国专利:一种棘轮机构,专利号02228083.9,该申请案公开了,多棘爪工作着力位置差,使回旋角小。其原理和老式棘轮机构一样,乃存在棘爪小、棘齿细、轴销弱、单向棘轮等缺陷,欠缺开拓性。在使用稍大力矩时,很容易产生跳齿甚至崩齿现象,且使用时要确认顺逆向。至于,多棘爪则对棘轮弹压阻力更大,棘爪对棘轮滞带更易同时回旋,使棘轮机构无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扭矩;无顺逆向约束;零件少、便于制造、使用轻捷、具有开拓性创新的双向棘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包括棘轮两端设有将棘轮挡在通孔内的两个挡圈,棘轮上设有螺帽扳孔或方榫和机械工件,其特征是,在手柄一端厚度相等的平面上,设有一个双圆心A、B通孔,以圆心A、B连接延长线交于通孔一端R或r孔壁上为中,对称在孔壁上径向设有一至二十个内齿,在通孔内置有可沿圆心A、B方向往复移动,并与孔壁上一至二十个内齿相互啮合,可共同径向顺、逆转动和分离可独自转动的棘轮,所述手柄中间线为手柄中心线。
所述圆心A、B连接延长线与手柄中心线是同一条直线。所述圆心A、B连接延长线与手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圆心A、B连接延长线与手柄中心线相交。所述棘轮外壁设有一圈齿,每个齿的齿顶面C为圆弧形,齿顶宽D等于或大于齿根宽E。所述内齿每个齿的齿顶面F为圆弧形或平面形,齿顶宽T等于或大于齿根宽L。所述对称在孔壁上径向设有一至二十个内齿,也可以不对称在孔壁上径向设有一至二十个内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无顺逆换向钮、也无需翻面,可随愿顺、逆向棘轮转动,且齿宽厚、力矩大;机构简单、零件少、易制造;齿轮无弹压,回旋不滞带等。
附图说明
图1主视图、图2俯视图所示双向棘轮机构在棘轮梅花扳手上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3主视图、图4俯视图所示双向棘轮机构在棘轮套筒扳手上应用原理示意图。
图中:1.手柄中心线,2.手柄,3.内齿,4.螺帽扳孔或方榫和机械工件,5.棘轮,6.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2和图3、4所示,在一个厚度相等的平面上,设有一个有两个圆心A、B通孔,以圆心A、B连接延长线交于通孔一端R或r孔壁上设为中,对称在孔壁上径向设有一至二十个内齿3,在通孔内置有一个外壁上设有一圈齿的棘轮5,棘轮5可径向沿圆心A、B方向往复移动,棘轮5上的齿可与内齿3的每个齿相互啮合,可共同径向顺转或逆转及分离可独自转动。在通孔径向的外壁上接有手柄2,手柄2中间线为手柄中心线1,手柄中心线1与圆心A、B连接延长线是同一条直线,也可以是相互平行线或相交。在棘轮5上设有螺帽扳孔或方榫或机械工件4。棘轮5每个齿的齿顶面C为圆弧形、齿顶宽D等于或大于齿根宽E;内齿3每个齿的齿顶面F为圆弧形或平面形,齿顶宽T等于或大于齿根宽L。在棘轮5的两端外壁上设有将棘轮5挡在通孔内的两个挡圈6与装挡圈6的两个凹槽。挡圈6是一个半径处切断的弹簧圆环。
本实用新型在机械设备和五金工具上应用工作使用方法:手握手柄2将要旋转工件或螺帽等与棘轮5上设有的工件相接或套接,径向微推使靠手柄2一端内齿3的齿与棘轮5的齿相互啮合,径向顺旋或逆旋转,旋停、径向微拉手柄2,内齿3的齿与棘轮5的齿分离,手柄2回旋。连续操作为:微推随即径向旋转,旋停、微拉径向回旋。继续工作重复以上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宁生,未经王宁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