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烟气湿法脱硫石膏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1626.9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华;王小明;吴伟民;吴春华;祝业青;邱祥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3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气 湿法 脱硫 石膏 脱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设备,特别是烟气湿法脱硫石膏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电厂烟气因含硫(以二氧化硫的形式存在),在排放前必须先通过脱硫装置将硫脱除。目前,烟气脱硫一般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它包含吸收塔、石膏浓缩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器和废水旋流器;烟气通入吸收塔,被塔内石灰石浆液喷淋,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硫被吸收生成亚硫酸钙,然后被塔内吹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钙(石膏)结晶。塔底含有石灰石和石膏的浆液由排浆泵抽出,并大部分循环返回吸收塔,仅一小部分经旋流浓缩、皮带脱水机脱水后送入石膏堆场存放;旋流器脱出的滤液大部分返回吸收塔作喷淋液,小部分进入进入废水排放系统。目前,这些浆液返回管线出现U型弯部设计,运行过程中U型弯部管线出现堵塞现象,进而影响旋流器的出力,更为严重的是在北方地区冬季容易出现整套管线系统冻结,从而导致脱水系统停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湿法脱硫集成石膏脱水装置,解决现有的湿法石灰石脱硫-石膏脱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石灰石脱硫-石膏脱水系统装置。
本烟气湿法脱硫集成石膏脱水装置包含吸收塔、石膏旋流器、真空皮带脱水机和废水旋流器,吸收塔的塔底浆液输出管通过浆液泵和浆液回流调节阀与石膏旋流器相连接,石膏旋流器的底部出口与真空皮带脱水机连接,上部通过溢流管和废水调节阀与废水旋流器相连,浆液回流调节阀的阀前、真空皮带脱水机的出液端、废水调节阀的阀前及废水旋流器的下端出口分别设有回流管I、II、III和IV,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设集流管、地沟和地坑,回流管I、II、III和IV均通过集流管与地沟相通,地沟与地坑相通,地坑通过地坑泵和回流总管V与吸收塔相通。
本装置优化了石膏脱水系统,省略了石膏旋流器溢流箱、滤液箱以及相应的返回泵,大大节省了投资,减少了工艺系统的占地面积;同时本脱水装置将石膏脱出的液体返回系统,与脱硫系统吸收区液体的排放系统合并,避免了施工设计过程出现的U型弯设计,从而从源头彻底解决了影响旋流器的出力不足的问题、系统管线的堵塞问题和冬季冻结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湿法脱硫集成石膏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1-1-除雾器,1-2-烟气入口,1-3-烟气出口,2-地坑泵,3-地坑,4-地沟,5-浆液泵,6-浆液输出管,7-浆液回流调节阀,8-石膏旋流器,9-真空皮带脱水,10-集流管,11-溢流管,12-废水调节阀,13-废水旋流器,14-废水处理系统,I、II、III、VI-回流管,V-回流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烟气湿法脱硫集成石膏脱硫装置包含吸收塔1、石膏旋流器8、真空皮带脱水机9和废水旋流器13。烟气从烟气入口1-2通入吸收塔1内并上升,其中含有的硫被塔内喷淋的石灰石水溶液吸收,然后烟气继续上升,通过除雾器与水滴分离后从烟气出口1-3排放。石灰石水溶液与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并进而被空气氧化成石膏(硫酸钙)。石膏与石灰水混合浆液沉至塔底,通过浆液泵5、浆液输出管6,大部分从回流管I汇入地沟4,小部分通过浆液回流调节阀8入石膏旋流器8,经石膏旋流器8脱水浓缩,浓缩物从下部出口入真空皮带脱水机9,进一步脱水得石膏,送堆场存放,脱出的水通过回流管II入集流管10;石膏旋流器8上部通过溢流管11,一部分经回流管III汇入集流管10,另一部分通过废水调节阀12入废水旋流器13再分离,从废水旋流器13上部分离出水,去废水处理系统,下部排出石膏浆经回流管VI汇入集流管10。汇入集流管10的浆液通过地沟4入地坑3,由地坑泵2-1、回流总管V返回吸收塔1,循环回收作喷淋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未经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6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