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1977.X | 申请日: | 200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3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擎;万水;肖江声;朱坤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水 |
主分类号: | F16S3/04 | 分类号: | F16S3/04;F16S1/14;B29C7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0018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树脂 纤维 增强塑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桥面板主要由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粘结而成,拉挤型材的截面通常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多边形管。这些拉挤管粘结而成的桥面板通常都采用机械连接工艺与承重梁连接,即在构成桥面板的拉挤管上开孔,在孔的两端加隔板,形成一个空腔,在放置桥面板时,将承重结构上的预埋或焊接的构件置于空腔之中,然后在拉挤管中已形成的空腔中浇注混凝土来形成连接件。这种方法连接可靠,最为常用。但现场施工比较繁琐,施工时对桥面板表面影响和破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通过锚栓连接的方式可以将它与承重梁可靠地连接在一起,避免拉挤管上开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包括上面板1、下面板2和至少两块腹板3围成的管腔,其特征在于,下面板2向管腔外延伸出的部分,形成承重结构连接区23,上面板1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凹台端11,另一端为平面端12;下面板2的一端向上凹陷形成凹台端22,另一端为平面端21;凹台端11、22能和分别和另一根型材的平面端12、21相咬合。
上述所说的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是通过拉挤工艺一次拉挤成形。
上述所说的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其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或它们混合的纤维材料。
依次用一根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中的上面板平面端和下面板平面端与相邻的一根型材的上面板凹台端和与下面板凹台端相互粘结来形成桥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在需要与承重结构相连接的地方,在拉挤型材下底板的承重结构连接区23上开孔,用螺栓或铆钉将型材与承重结构连接在一起,简化了安装施工工艺,连接可靠,避免了在拉挤管上开孔,桥面板所受的损伤小,表面整体性好,利于桥面铺装。
附图说明
图1、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示意图。
图2、由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粘结而成的桥面板示意图。
图中,1、上面板;11、上面板凹台端;12、上面板平面端;2.下面板;21、下面板平面端;22、下面板凹台端;23、承重结构连接区;3.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1、图2对本发明的原理及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一种拉挤树脂基纤维增强塑料型材由上面板1、下面板2和两块腹板3围成管腔,下面板2向管腔外延伸出的部分,形成承重结构连接区23,上面板1的一端向下凹陷形成凹台端11,另一端为平面端12;下面板2的一端向上凹陷形成凹台端22,另一端为平面端21;凹台端11、22能和分别和另一根型材的平面端12、21相咬合。在安装时,首先将一根型材铺在承重结构上,在需要连接的地方,在型材的承重结构连接区23上钻孔,用螺栓将型材与承重结构通过锚栓连接起来。然后,将第二根型材铺在承重结构上,将第二根型材的型材中的上面板平面端12和下面板平面端21与第一根型材的上面板凹台端11和与下面板凹台端22咬合粘结,并在第二根型材的承重结构连接区23上钻孔,用螺栓将第二根型材与承重结构连接起来。用同样的施工步骤安装后面的型材,依次将它们粘结成桥面板,同时又将桥面板与承重结构可靠地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水,未经万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1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比萨刀
- 下一篇:无线通信模块电源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