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组合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540.8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6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松;杨振宇;孟庆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15/02;F21V19/00;F21V7/04;F21W101/14;F21Y101/02;F21Y1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组合 后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信号灯,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车的分体式组合后灯。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组合后灯是将雾灯、尾灯、转向灯、倒车灯和制动灯等信号灯有机的集合在一起,使得机动车外形整洁、美观。而目前的组合后灯的雾灯、转向灯、倒车灯以及制动灯的光源大都采用传统的钨丝灯泡或卤素灯泡,因此,存在着光亮度低、耗电量大、激励响应时间长、行车安全性差等缺陷。为此一些后组合灯采用发光二极管和灯泡组合作为各信号光源,以达到显示信号的功能。如CN2826163公开的“新型组合式LED汽车尾灯”,其转向灯、位置灯和制动灯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制动灯和位置灯互相交叉布置,但由于作为制动灯和位置灯光源的发光二极管基本是呈矩阵安装在一个壳体内,不仅后组合灯外形比较单调,而且散热效率不高,会影响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另一方向,由于该种结构的汽车尾灯中没有设置专用的雾灯以及倒车灯,因此显示信号功能不全,不能达到现有尾灯信号显示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强高、耗电量小,信号显示明显、且信号显示功能全的分体式后组合灯。
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组合后灯,包括相互连接的灯壳和罩壳以及安装在灯壳上的各信号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壳和罩壳由两个独立装连的外灯壳和外罩壳以及内灯壳和内罩壳构成,外灯壳的中部装有转向灯,外灯壳接近外侧边及接近上下两侧边分别安装有制动发光二极管组和位置发光二极管组,且转向灯、制动发光二极管组和位置发光二极管组设置在外反射镜内;所述的内灯壳呈三角形,内灯壳接近内侧边和接近外侧边分别安装有雾灯发光二极管组和倒车发光二极管组,雾灯发光二极管组和倒车发光二极管组设置在内反射镜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光的利用率高。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灯的制动灯、位置灯、倒车灯及雾灯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最大程度地利用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光源,因发光二极管光源光谱窄、光色纯,滤光后的透光率可达92%~95%,光源的利用率高,比普通白炽灯光源具有更高的发光效率,故耗电量小,节能效果非常明显。2、行车安全性好。由于发光二极管的激励响应时间短,为纳秒级,而灯泡的激励响应时间为毫秒级,故发光二极管的激励响应时间比普通白炽灯光源快170ms左右,因此大大增加了行车的安全性能。同时,由于发光二极管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也能提高行车的安全性。3、信号显示明显,显示信号功能全。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组合后灯的制动灯、位置灯、倒车灯及雾灯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仅转向灯采用灯泡,信号显示功能全。本实用新型由于制动灯与雾灯以及倒车灯分别设置在两个独立的灯壳内,信号显示清晰,尤其是制动发光二极管组和位置发光二极管组是安装在外灯壳的外侧及上下两侧,因此能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来控制制动灯的光亮度,使制动灯不仅具有指示制动信号的功能,正常行车时,该制动灯与其一侧的位置一起起到指示车辆位置的功能,发光面大,夜间点亮外观美观、大方、协调,同时也提高了其他驾驶员观察时的舒适度,增加了行车安全性。4、散热效果好。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沿灯壳的周边设置,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尤其各组发光二极管都是通过阶梯支架安装在灯壳上,由于阶梯支架不是平面结构,在有效的空间内,增加了散热面积,故散热效果好,而且还易满足配光要求,有利于车辆的外观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灯壳和外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外罩壳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框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内罩壳和内灯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角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梯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罩壳,2-制动发光二极管组,3-转向灯,4-位置发光二极管组,5-外灯壳,6-内罩壳,7-雾灯发光二极管组,8-倒车发光二极管组,9-框形支架,10-外反射镜,11-内反射镜,12-角形支架,13-内灯壳,14-阶梯形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梯子
- 下一篇:高炉鼓风机静叶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