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电解机床用复合阴极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604.4 | 申请日: | 2008-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干为民;盛培能;褚辉生;徐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H3/04 | 分类号: | B23H3/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02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电解 机床 复合 阴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机床用工具,具体地说是用于数控电解机床用复合阴极。
背景技术
电解加工是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原理来去除工件材料的制造技术,能加工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的导电材料,是应用较广泛的加工方法之一。在电解过程中,会在工件即阳极的表面生成一层极薄的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钝化膜)有较高的电阻,使阳极溶解过程减缓。但是对于电解磨削由于采取的是具有磨料的电解磨轮,则可通过高速旋转的磨轮将这层氧化膜不断刮掉,并被电解液带走。目前不同的电解加工采取的是不同的电解机床,而不同的电解机床的阴极结构是不相同的,例电解钻孔的阴极只适宜作直线进给运动,而电解磨削阴极只适宜在工件表面作旋转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防止阳极溶解过程减缓且能适应多种电解加工的数控电解机床用复合阴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在其基体内设有轴向中心孔,在基体下部的柱面上设有外凸的至少1对轴向金刚砂层带,基体的下部设有与轴向孔相通的电解液流出孔。
至少有1对金刚砂层带延伸至底面相交。
所述电解液流出孔在基体的底面和基体的柱面上都有设置,基体底面上的电解液流出孔和基体柱面上的电解液流出孔均设置在非金刚砂层带区域上。
所述电解液流出孔仅设置在基体的底面非金刚砂层带区域上。
所述基体底面上的电解液流出孔为2个或4个,且是均匀分布。
所述基体的底面是平面或半球面。
所述基体的底面上设有金刚砂层。
所述电解液流出孔仅设置在基体的柱面非金刚砂层带区域上。
所述基体的底面是平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基体下部的柱面上设有外凸的至少1对轴向金刚砂层带,本实用新型基于电解机械复合加工的原理进行加工,金刚砂层带与工件接触,金刚砂层带起到绝缘、确保电解加工间隙和刮除阳极钝化膜的作用,防止阳极溶解过程减缓,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2、本实用新型既适宜进给运动,又适宜旋转运动,可以实现数控电解钻削、数控电解切割、数控电解铣削、数控电解磨削和数控电化学抛光等加工。
3、本实用新型采用电解液内喷的方式,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适于磨削的实施例1外形示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适于抛光的实施例2外形示图;
图6是图5的仰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6的C-C剖视图;
图9是适于铣削的实施例3外形示图;
图10是图9的仰视图;
图11是图9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D-D剖视图;
图13是适于钻削的实施例4外形示图;
图14是图13的仰视图;
图15是图13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5的E-E剖视图;
图17是适于切割的实施例5外形示图;
图18是图17的仰视图;
图19是图17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图4所示的适于磨削的实施例1具有基体1,基体采用碳钢、合金刚和紫铜等导电材料制造。在其基体1内设有轴向中心孔1-1,在基体1下部的柱面上电镀有外凸的2对轴向金刚砂层带2即4条金刚砂层带,金刚砂的粒度范围是100目至W20,4条金刚砂层带均匀分布,相对的2条为一对,2对金刚砂层带2延伸至底面相交。非金刚砂层带区域保留基体1的导电功能。所述基体1的底面是半球面。基体1的底面上设有与轴向孔1-1相通的电解液流出孔1-2,基体1的柱面上同样设有与轴向孔1-1相通的电解液流出孔1-3。电解液流出孔1-2、1-3均设置在非金刚砂层带区域上。底面上的电解液流出孔1-2为均匀分布的4个,柱面上的电解液流出孔1-3为4列,每列电解液流出孔的数量随复合阴极加工工作部分的长度而变化,一般为2-10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学院,未经常州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水道综合养护车
- 下一篇:一种便于远程控制的机械手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