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轧硅钢片的第四道次降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673.5 | 申请日: | 2008-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7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鲁军;马卫东;刘洪福;吴国荣;徐健;姚建权;李永海;高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都市业云冶金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B21B45/02 | 分类号: | B21B45/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2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 硅钢片 第四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冶金设备,特别是冷轧硅钢片的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行的冷轧硅钢片轧制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快速、节能大规模生产。影响轧制速度的关键在于:在轧制过程中钢带产生的热量难以快速下降,无法达到轧制的最佳温度。究其根源是原冷却装置不合理,用以降温的冷却液分布面积小,钢带得不到充分冷却,且水滴颗粒较大、不均匀,轧制断带率高,还影响了轧机寿命。另外,冷却液四处飞溅,容易进入齿轮箱,不但造成冷却液浪费,还影响齿轮箱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冷却液分布面积大、均匀、水滴颗粒小的冷轧硅钢片的第四道次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布置在机架上的钢带输送辊、分别成对布置在钢带上、下两侧的压辊和托辊;在钢带上、下两侧分别布置朝向钢带的至少三排具有不同冷却液流量的喷嘴组,所述三排冷却液喷嘴组的流量自钢带前端到后端渐小;每组冷却液喷嘴至少十个,位于两侧的喷嘴为扇形喷嘴,位于中间的喷嘴为锥形喷嘴。
根据硅钢片的热温度、控制冷却液喷嘴流量及分布要求,本实用新型不但增设了喷嘴,还通过合理的流量布置改善喷射降温效果,实现增加冷却面积的目的,提高第四道次降温效果。将冷轧速度由250m/min提高到450m/min,断带率由11%下降为1%;沿钢带前进方向布置了从大流量自小流量的冷却液喷嘴,使钢带半成品自放卷端到收卷端温度逐渐以工艺设计要求下降;位于两侧的喷嘴和位于中间的喷嘴不同设计,形成雾化的效果,使在每个横段面上钢带得到均匀降温,同时两侧的扇形喷嘴可根据钢带宽度,调整喷射角度有效防止飞溅,不易进入齿轮箱,减少齿轮油的消耗,还能有效防止冷却液浪费,减少油库乳化液回收压力,降低轧制油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C断面图。
图3为图2中A-A断面图。
图4为图2中B-B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在冷轧硅钢片第四道次降温装置的机架的前后端分别布置有开卷机1和卷取机2,钢带3自开卷机1上放出,由卷取机2收卷。
在机架上布置若干钢带输送辊4,在机架上、于钢带3上、下侧还分别布置若干对压辊5和若干对托辊6。
在钢带3上、下侧分别布置四根喷淋管7、8、9、10,靠近开卷机1的两根喷淋管7、8较靠近卷取机2的喷淋管9、10冷却液流量大,而最靠近卷取机2的喷淋管10的冷却液流量又比喷淋管9小。
如图2所示,在每根喷淋管上成排布置十多个喷嘴,中间的喷嘴为锥形喷嘴12,其喷射至钢带3上的雾呈锥形,如图4所示,位于左、右两侧的四个喷嘴为扇形喷嘴11,其喷射至钢带3上的雾呈扇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都市业云冶金设备厂,未经江都市业云冶金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个性化的工艺空气控制装置的液体分配器
- 下一篇:自动焊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