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ARM7微处理器应用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2965.9 | 申请日: | 2008-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98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军;牛晓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5/78 | 分类号: | G06F15/7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rm7 微处理器 应用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ARM7微处理器应用模块,是以ARM7为内核的微处理器应用模块设计。属于32位微处理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嵌入式微处理器发展十分迅速,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以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系列;32位的ARM微处理器系列;基于x86的PC机系列。
以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系列,接口简单,但整体运算能力差,速度较慢。
基于x86的PC机系列,接口丰富,运算速度快,但接口复杂,且硬件可裁剪性差,不易实现小型化,功耗也较高。
基于ARM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应用广泛的主要有ARM7和ARM9系列,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易裁剪等优点。其中ARM7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更是因其在接口方便,高性价比和超低功耗等方面的优点,在中小型的嵌入式应用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可否认的是,基于32位ARM7微处理器的应用系统无论从系统结构、开发周期,还是调试难度,较之以传统单片机,都有大幅的提高。因此,如何针对ARM7微处理器应用系统特点,提炼共性,设计出通用模块,对提高系统开发的成功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基于ARM7内核的微处理器应用模块,以避免中小型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中的重复劳动,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结构是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出/输入端与NOR FLASH存储器的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二输出/输入端与SRAM存储器的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三输出/输入端与第一系统扩展接口的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四输出/输入端与第二系统扩展接口的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五输出/输入端与JTAG接口的输入/输出端对应相接;复位电路的输出端与32位ARM7微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相接;电源电路的电源输出端分别与32位ARM7微处理器、NOR FLASH存储器、SRAM存储器、第一系统扩展接口、第二系统扩展接口、JTAG接口、复位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接。
所述的电源电路负责将电压稳定在适当值,给系统中的各元器件供电;复位电路提供手动复位按键接口,可以给ARM7微处理器和系统扩展接口提供复位信号。其中,NORFLASH存储器用于固化操作系统和用户代码,占据ARM7嵌入式微处理器外部寻址空间的Bank0;SRAM存储器作为系统的扩展内存,占据ARM7微处理器外部寻址空间的Bank1。2mm插针的系统扩展接口为2个56引脚的双排插针,一个专用于引出ARM7微处理器的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读写、片选信号;另一个用于引出ARM7微处理器其他可用资源,包括PWM接口、IIC通信接口、UART串行通信接口、SPI接口、GIPO、ADC采样接口、定时/计数接口、外部中断接口等。双排插针的引脚间距为2mm规格,不仅保证了接口的可靠性,还节约了板上空间。JTAG接口为标准20针在线调试JTAG接口。复位电路采用专用复位芯片SP708或MAX708,抗干扰能力强。
所述的ARM7微处理器为基于ARM7TDMI内核的LPC2210、LPC2212、LPC2214或LPC2292,其工作频率可达60MHz。它们封装和管脚兼容,封装为QFP,管脚数为144。
所述的最小系统,其所述NOR FLASH存储器是SST39VF160或SST39VF1601,其封装为TSOP。
所述的NOR FLASH存储器型号为SST39VF160或为SST39VF1601,容量2MB。
所述的SRAM存储器,型号为IS61LV25616,容量为512KB,或为IS61LV51216,容量为1MB。
所述的2mm插针的系统扩展接口为2个,均为56针双排插针,针间距规格为2mm。
所述的JTAG接口是一个20针标准JTAG接口,支持对系统在线调试。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小型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的重复劳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缩短系统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结构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处理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2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