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扩张型髓内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3097.6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 |
主分类号: | A61B17/84 | 分类号: | A61B17/8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06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扩张型 髓内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在骨折手术中使用的填充髓腔的扩张型髓内钉。
背景技术
在骨折医治外科手术中,在断骨的远端和近端髓腔内置入一生物相容性好、强度高的内置物——髓内钉,不仅可以达到骨折端的连接和固定的目的,而且病人可以免除体外固定的痛苦,能够在治疗早期就进行功能锻炼。因此,髓内钉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髓内钉固定》一书中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髓内钉:①标准髓内钉:它根据髓腔的直径选用最大适合髓腔直径的髓内钉,以填充髓腔,它具有固定牢固、抗成角以及抗旋转的特点;②弹性髓内钉:起三点固定作用,达到保持骨折的对位;③带锁髓内钉(交锁髓内钉):在标准髓内钉的基础上,由其近端和远端斜形或者横形穿入螺钉,增加抗扭力,从而扩大了手术的适用范围,如股骨远端骨折、粉碎性骨折等均可以适用。
在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髓内钉也发展到了现代髓内钉的阶段。其中最广泛为临床所接受的是带锁(交锁)髓内钉。该髓内钉有钉体、远端及近端钉体上的螺孔及螺钉组成。使用时,通过在伤者患处切开相应的刀口,将钉体置入髓腔内,再用螺钉通过特定的安装系统将钉体及其两侧的骨皮质穿合固定。
使用上述结构的髓内钉在临床上仍存在如下缺点:因为带锁髓内钉采用的是应力性固定,首先,会产生应力过于集中在交锁钉上而导致断钉现象;其次,产生断端应力遮挡,使骨折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第三,由于应力遮挡的影响,骨折断端愈合后也会因骨质疏松而导致取钉后再骨折。另外,髓内钉交锁固定的每一根螺钉皆需要在特定的安装系统下进行,操作复杂,难度大。由于髓内钉本身的形状大小,也就要求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在患者的伤处切开相应大小的刀口将髓内钉放置进去,同时在患者伤愈后,也需要将髓内钉从身体内取出,反复的开合创口,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创口感染的可能性,延长术后恢复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髓内钉,使用该结构的髓内钉手术时,使手术过程较为简单化,植入的创口小,减轻伤者痛苦且术后恢复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扩张型髓内钉,包括一与植入处髓腔相配合的本体,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气囊结构,所述气囊上开设有与气囊内腔连通的注射孔,填充物经该注射注入气囊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本体内部还设有纵向的隔离筋,将本体内部分隔成复数个空腔,所述空腔一体连通。这可以增加本体的纵向韧性和牢固度,使其更有利于临床应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填充物为空气或是骨水泥。
髓内钉被植入断骨的远端和近端髓腔内,连接、固定骨折处的断骨。上述技术方案中,髓内钉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气囊结构,在植入前呈收缩状,待植入髓腔后,经注射孔注入填充物,使其膨胀为与髓腔配合的髓内钉,固定连接断骨,最后将注射口及创口缝合,完成手术。如此植入本体时,仅需在体表开一适于器械将本体植入的小创口便可,力求最小的切口入径和组织损伤,利于伤者的术后恢复。
另外,当所述本体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料制作时(填充物亦可吸收或排出,如空气),在植入本体后,痊愈时也无需再打开创口取出本体,本体已被人体吸收或排出,避免再次对伤者造成伤口,减轻伤者痛苦。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成型的气囊结构制成本体,以收缩状态植入髓腔内,然后经注射孔注入填充物,膨胀为与髓腔配合的钉状,从而实现对断骨的连接与固定,其间由于采用体内膨胀成型的方式,在伤者体表仅需切开适于器械植入收缩状态本体的微创口,尽可能的减小切口入径与对组织的损伤,减轻手术对伤者造成的痛苦,利于术后恢复;
2、当本体及填充物采用可被人体吸收的材质制成时,伤者在植入本体后,痊愈时不需要再次手术将植入物取出,避免再次手术对伤者造成的损伤与痛苦;
3、由于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气囊结构,无需体内安装,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可减轻手术对伤者造成的再次伤痛;另一方面,制作成本低于以往的金属构件,即而可降低医疗费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其中:1、本体;2、注射孔;3、隔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未经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指令执行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巡检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