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椎体内扩张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3098.0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0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A61B17/7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06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体内 扩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微创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椎体内扩张装置,主要用于压缩性椎体骨折、老年性椎体塌陷手术中。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常见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随着人口老龄化,因骨折疏松并发的脆性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约为60%;此外,由于激素治疗的临床应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导致的椎体压缩骨折也逐年增加;另一方面,交通事故的增加,也使中青年创伤性脊柱骨折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传统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镇痛、理疗、支具保护,由于活动减少,将导致进一步骨量丢失;而开放性手术亦因患者骨质严重疏松使螺钉难于固定而受到限制。20世纪80年代,法国医生Deramand和Galibert首先运用椎体成型术(Vertebroplasty,VP)治疗血管瘤所致的椎体骨折破坏,缓解了病人的长期疼痛,但是,这一技术骨水泥渗漏率高,且对椎体高度、后凸畸形无纠正作用。1994年美国Mark Reiley等设计了可扩张球囊(Inflatable bone tamp,IBT)为核心的手术器械,通过球囊扩张来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即球囊扩张后凸成型术(Kyphoplasty,KP),经临床应用,该技术不仅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增加椎体刚度和强度,同时又能使骨折椎体复位,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增加肺活量,改善肺功能;并且一经球囊扩张,可使椎体内产生一空腔,骨水泥渗漏率明显减少,取得了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虽然,后凸成形术低骨水泥渗漏的安全性以及椎体复位、矫正后凸畸形作用备受人们的青睐,但仍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以美国Kyphon公司设计的球囊导管为例,包括一中空导管和结合在中空导管一端的可扩张球囊,可以通过插入装置进入到椎体内松质骨区域,经膨胀扩张推动松质骨,形成空腔以及基本上围绕空腔的压缩松质骨的屏障区,再用骨填充剂填充空腔,从而达到挤压椎体内骨组织、复位压缩塌陷的椎体终板的目的。然而,由于该可扩张球囊类似气球的扩张结构及生产工艺的特殊性,其撑开力有限,且容易破裂。另一种考虑是将囊状物留置于椎体内,向其中灌入骨水泥等材料,这种方式,要求制备囊状物所用材料必须是生物可吸收性材料,造成实现上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椎体内扩张器,可实现在椎体内松质骨区域内形成空腔,保证低骨水泥渗漏的安全性,又不必考虑吸收问题,以适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的椎体内扩张器,包括一中空导管和固定连接于中空导管一端的可扩张结构,所述可扩张结构为囊状的针织物,其开口端与所述中空导管一端固定连接,内腔连通所述中空导管的空腔;所述针织物的底部具有拆线头,拆线头端部经所述中空导管引出。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拆线头位于针织物外侧。
其中,所述针织物为平针针织物。其拆线方向是从针织物底部横向进行,达到中空导管连接针织物的一端时即完成拆线。
上文中,所述针织物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收缩成体积很小的柱状。在随中空导管进入椎体内腔中后,经中空导管向囊状针织物中注入骨水泥或其它骨填充剂,将椎体撑开,骨填充剂加注完成成型后,通过向外拉动拆线头逐步拆解针织物,最终将整个针织物变成一条线从体内完全拉出;拆线头位于针织物的底部且延长至中空导管外,是为了方便实际操作,手术时,可将露出管外的抽线头固定住,再通过中空导管加注骨填充剂,加完后即可进行拆线操作,使其从内向外拆线,方便快速;拆线头从中空导管外侧穿出,是相对于从内侧抽线而言的,由于针织物内填满了粘度较大的骨填充剂,从内侧拆线比较困难。
上文中,所述骨填充剂可以是任何一种适合的、可用于整形外科的填充材料,包括同种异体移植或自体移植组织、羟基磷灰石、环氧、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CPC(磷酸钙骨水泥)或合成骨替代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插入装置(如工作套管)插入目标椎体内后,椎体内扩张器通过插入装置进入到椎体内松质骨区域(此时,针织物呈收缩状态,以便针织物顺利通过工作套管),并将其拆线头固定在插入装置外,然后,用骨填充剂按需求填充针织物,针织物在骨填充剂的推压下扩张并推动松质骨,形成空腔以及基本上围绕空腔的压缩松质骨的屏障区,达到挤压椎体内骨组织、复位压缩塌陷的椎体终板的目的,最后,向外拉动拆线头逐步拆解针织物,将整个针织物变成一条线从体内完全拉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未经杨惠林;陈亮;刘凌;唐天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制化半膝关节假体
- 下一篇:环保香烟烟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