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3320.7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3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彩霞;戴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富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6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其中的极群的连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蓄电池主要由电池槽内的极群、电解液(或胶)和连接端子组成,在电池槽内设置若干间隔槽,在每个间隔槽内间隔设置负极板和由隔板隔离的正极板,各负极板和正极板的上端分别焊接在一个汇流板上,一个间隔槽对应一个汇流板,为了形成串联,各汇流板上端还要再焊接一个呈L形的桥,两个汇流板必需将相互靠近的两个桥再桥焊。现有技术的多点焊接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还增加生产难度,只要其中一个焊接点不牢,便会出现整条线路的断路,直接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方便节约型生产、能提高蓄电池使用寿命的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电池槽内设置若干间隔槽,在每个间隔槽内设置包括负极板、正极板、隔板、汇流板组成的一组极群,其特征在于相互串联的两组极群相应的两个汇流板之间相互直接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两个相互串联的汇流板直接焊接固定,无需通过桥及桥焊过渡焊接,不但节省了材料,还节省了两道焊接工序,并且这种焊接点的减少,可避免多焊接点导致的断路,使产品质量更加有保障。
本实用新型将负极板分为负边板和负中板两种,负边板靠近间隔槽布置,负中板远离间隔槽布置,所述负中板和负边板的厚度比为1∶0.85~0.9。由于挨着各间隔槽布置的两个负边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只有70%,故减薄的负边板不但节约负边板的耗铅量,节省成本,而且还节省空间,提升活性物质的用量,更能因此而提高负极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
所述负中板和负边板优选的厚度比为1∶0.875。
另,本实用新型的间隔槽可为单排设置,可使电池槽厚度的减薄,提升蓄电池在电动车爬坡或负载时对大电流的承载能力。还方便焊接,更有利于机械自动焊接的操作,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焊接速度。另外,也利于组装,利于将正、负极板加高,使汇流板高于间隔槽高度,提升蓄电池的容量、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极群布置在电池槽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极群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蓄电池主要由电池槽1、电池盖12、盖片11、圆柱5、密封圈6、打底胶7、标志漆8、接线端子9、胶帽10、正极板2、隔板4、负板板3、汇流板13组成。
电池槽1内单排设置设置六个间隔槽,在每个间隔槽内设置包括负极板3、正极板2、隔板4、汇流板13组成的一组极群。每个间隔槽内间隔设置负极板3和由隔板4隔离的正极板2,负极板3分负边板3-1和负中板3-2两种,负边板3-1靠近间隔槽布置,负中板3-2远离间隔槽布置,各负极板3和正极板2的上端分别焊接在一个汇流板13上,一个间隔槽对应一个汇流板13。
各间隔槽的相互串联的两组极群相应的两个汇流板之间相互直接焊接固定。
其中,负中板和负边板的厚度比为1∶0.85~0.9。本例中,负中板的厚度为1.6mm,负边板的的厚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富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富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