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相流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3321.1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264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德明;黄如珍 |
主分类号: | F04B19/06 | 分类号: | F04B19/06;F04B23/14;F04D13/12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云鹏 |
地址: | 201209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相流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二相流泵涉及离心泵和真空泵组合在一起的二相流体复合泵领域。
背景技术:
以往采用离心泵输入液体、排出液体,然后,通过真空泵吸入同一介质气体、排出同一介质气体,这样就需要两台电动机分别驱动离心泵和真空泵,特别是在制冷行业需要研制一种同步地既可抽液又可抽气的液相和气相的二相流泵,给泵工业增加新品种,以便节省管理费用和电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相流泵,本二相流泵由电动机通过联轴节驱动转子运转,使离心泵吸液、排液同时使真空泵吸气、排气,并且用隔板连接离心泵和真空泵,使真空泵壳体上的热量散出。
一种二相流泵,二相流泵由离心泵、隔板和真空泵组成,其特征在于离心泵的前盖通过螺栓与隔板相连接,隔板通过螺栓与真空泵壳体相连接;离心泵壳位于前盖和隔板之间;转子上穿装有叶轮、隔板、张簧,张簧穿过转子与滑片相连接;真空泵壳体通过螺栓与后盖相连接;隔板、真空泵缸体和真空泵后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真空泵吸气管和真空泵排气管分别穿装在真空泵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二相流泵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
电动机通过联轴节驱动转子,转子带动离心泵上的叶轮旋转,通过离心泵前盖吸入液体,并通过离心泵壳的排液口排出液体;转子带动真空泵上的滑片旋转,滑片的旋转对转子吸入气体起到吸气、压缩和排气的作用,吸入的液体和排出的气体为二相同一介质,在转子作用下,同步运行。
本实用新型二相流泵的结构说明如下:
离心泵的前盖通过螺栓与隔板相连接,隔板通过螺栓与真空泵壳体相连接,隔板上开有散热片,起到散热作用;离心泵壳位于离心泵的前盖和隔板之间;在转子上穿装有叶轮、隔板,以及张簧,张簧穿过转子后,与滑片相连接;真空泵壳体通过螺栓与后盖相连接;隔板、真空泵缸体和真空泵后盖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进液管道连接到离心泵的前盖的入口端,液体由前盖的入口端进入离心泵,在转子上安装的叶轮转动下,离心泵内液体由离心泵壳的出液口排出泵体。
张簧穿过转子与滑片相连接,两根张簧使两块滑片顶在真空泵缸体的两端内壁内,滑片插入在转子内,转子转动,带动滑片转动,对吸入气体吸气、压缩和排气。
真空泵吸气管穿装在真空泵壳体上,并且连接到真空泵缸体上,气体由真空泵吸气管吸入到真空泵缸体内,气体由真空泵缸体通过活瓣经排气管排出。
挡油板通过螺钉安装在活瓣上,挡油板对气体中的油起到挡油作用,仅使气体排出。
油毛毡安装在真空泵缸体上,用来吸附润滑油,在真空泵缸体上开有油槽,使润滑油通过油毛毡吸入到真空泵缸体内,对滑片进行润滑,润滑油位于真空泵壳体和真空泵缸体之间。
支架通过螺钉安装在真空泵壳体下部,对真空泵壳体起支承作用。
本实用新型二相流泵,一个泵具有两种功能,可同时进液、排液和进气、排气,可省去一台电动机,节省电能和管理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相流泵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进液管道与离心泵的前盖1相连接,在离心泵壳2上有出液口,液体由进液管道径离心泵的前盖1进入离心泵壳2内,在叶轮16作用下,由离心泵壳2的出液口排出,叶轮16通过键安装在转子11上,前盖1通过螺栓与隔板3相连接,隔板3通过螺栓与真空泵壳体5、真空泵后盖6相连接,隔板3上开有散热片。
在转子11上穿装有叶轮16、隔板3和张簧12,张簧12有两根,张簧12与滑片13相连接,隔板3、真空泵缸体4和真空泵后盖6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两根张簧12使两块滑片13顶在真空泵缸体4的两端内壁内,滑片13插入在转子11内。
真空泵吸气管7穿装在真空泵壳体5上,并且连接到真空泵缸体4内,经真空泵吸气管7吸入到真空泵缸体4内的气体,通过活瓣10经排气管8排出,真空泵排气管8穿装在真空泵壳体5上。
挡油板9通过螺钉安装在活瓣10上,活瓣10安装在真空泵缸体4上。
油毛毡15安装在真空泵缸体4上,在真空泵缸体4上开有油槽,在真空泵壳体5和真空泵缸体4之间有润滑油,通过油毛毡15吸入到真空泵缸体4内。
支架14通过螺钉安装在真空泵壳体5下部,用来支承真空泵壳体5。
电动机输出轴通过联轴节与转子11相连接,带动转子11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德明;黄如珍,未经江德明;黄如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3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