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斜管高效沉淀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4056.9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9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杭听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听敏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000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排水处理设备(或构筑物)中使用的沉淀器,特别是一种斜管沉淀器,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净水、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池内的支架上安装的斜管沉淀器,一般采用蜂窝六角形断面空芯管组合而成,具有沉淀效率较高的优点,但因六角形内切圆直径较大,使斜管内的沉渣容易泛起,沉淀效率不能进一步提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斜管沉淀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工程造价较低的斜管高效沉淀器。
本实用新型的斜管高效沉淀器,其结构主要由多排多层V型管倾斜组合而成。
所述V型管的长度选为800~2600mm,V型管的底角选为70~140度,V型管底角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选为50~70度,V型管两侧边的宽度选为50~200mm,V型管内壁之间的距离选为8~80mm。
所述V型管为V型单管或V型多管。
本实用新型的斜管式高效沉淀器,使用时,由于斜置的V型管壁的作用,各处沉淀到V型管内壁上的泥渣均近距离滑向V型管的底角处并沿底角线自动向下滑出管腔,净化后的清水从沉淀器上口排出,既有利于泥渣与上向流的进水拉开距离,避免了泥渣再次泛起的不利影响,又有利于将集中在V型管底角的泥渣自动沿底角线向下滑出管腔。改善了泥、水分离条件,能有效提高沉淀效果。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沉淀效率高、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可靠、工程造价低等优点。在新建沉淀池与老池挖潜改造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适合在各种给、排水沉淀池中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V型单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V型多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斜管高效沉淀器,主要由多排多层V型管倾斜组合而成。图中的A为V型管两侧边的宽度,B为V型管内壁之间的距离,L为V型管的长度,α为V型管底角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β为V型管的底角,一般可选:L=800~2600mm,β=70~140度,α=50~70度,A=50~200mm,B=8~80mm。所述V型管可用金属或塑料加工而成,如用塑料作原料,可采用热注压成单管(如附图2所示)或多管(如附图3所示)后,再按底角向下倾斜50~70度的角度组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听敏,未经杭听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钢卷取导引装置
- 下一篇:上向流斜板高效沉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