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料木地板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4295.4 | 申请日: | 2008-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3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聂圣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B32B21/04;B32B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23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木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地板,尤其涉及一种余料木地板,属于建筑物的装修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对室内装饰要求的不断提高,追求回归大自然的装饰风格已成时尚。所以,以天然木材制成的木地板受到普遍的欢迎。特别是一些以较为高档的,具有清晰流畅的木纹及美观大方色彩的木料制成的木地板,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但随着这些高档木材资源的日益稀少,这种整体以高档硬质木料制成的木地板,价格非常昂贵。更为重要的是,木地板在组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余料,而这些余料均没有被再利用就直接丢弃了。根据不完全统计,光是这一方面的浪费损耗,就高达2亿元人民币,不利于木质地板在装修行业内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余料木地板。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它是由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与基层通过粘合剂粘拼接构成。
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之间的纹理相互垂直排列。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角形或正六角形。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基层后涂有防水增强层。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基层为帆布、无纺布、人造革、麻袋布、化纤织品或泡沫塑料。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粘合剂选用氯丁胶、木板胶或乳胶。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中,所述的木质地板余料单元选取水曲柳、核桃木、柞木、袖木、花梨木、樟木的木地板余料。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将装修过程中遭废弃的木地板余料制成新类型的木地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木地板余料的再利用,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木料资源。因此,值得在本技术领域内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 单元块 2 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余料木地板,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由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与基层2通过粘合剂粘拼接构成。具体来说,木质地板余料单元选取水曲柳、核桃木、柞木、袖木、花梨木、樟木的木地板余料。基层2为帆布、无纺布、人造革、麻袋布、化纤织品或泡沫塑料。粘合剂选用氯丁胶、木板胶或乳胶。为了体现一定的美感,所述的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之间的纹理相互垂直排列。进一步来看,为了有利于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中间的拼接配合,同时可以适应不同的铺设要求,所述的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的形状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正五角形或正六角形。当然,考虑到木地板容易受使用环境影响,所述的基层2后涂有防水增强层。
在地板的铺设过程中,木地板之间可以根据铺设面积进行拼接,能很好得适应多变的铺设空间。再者,由于构成木地板的单元块1来自于木地板余料,所以其自身的面积不是很大,能很好得贴合墙线走向,减少二次切割次数,便于铺设。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选取外形和规格类似的水曲柳木地板余料,对木地板余料边缘进行打磨或切割,使得所有的木地板余料构成规格一致的单元块1。
接着取用泡沫塑料作为基层2,在基层2上涂抹适当量的木板胶作为粘合剂。随后,将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按照纹理相互垂直的排列方式,依次粘接到基层2上,完成拼装。最后在基层2后涂抹防水增强层即可。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制造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选取外形和规格类似的袖木地板余料,对木地板余料边缘进行打磨或切割,使得所有的木地板余料构成规格一致的单元块1。
接着取用无纺布作为基层2,在基层2上涂抹适当量的乳胶作为粘合剂。随后,将木质地板余料单元块1按照纹理相互垂直的排列方式,依次粘接到基层2上,完成拼装。最后在基层2后涂抹防水增强层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未经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