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机起动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4822.1 | 申请日: | 200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53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阳;沈惠新;季春华;王云峰;管瑞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2P1/02 | 分类号: | H02P1/02;H01H71/00;H01H71/1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机 起动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机起动器装置,是对现有电动机起动器装置的改进,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机起动器装置,其辅助信号触头单元一般都做成独立的形式,比如附加模块等。使用该装置时,如在需要输出信号的时候就得选用这些单元,一般将这些单元安装在本体部分的侧面。这样一来,用户在选用该类电动机起动器装置的时候,就必须预留相应的位置或加大该装置的宽度设计尺寸,不利于电气柜内元器件安装的紧凑化,使得电气柜体积增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布局合理、结构紧凑的电动机起动器装置,它能使用户在选用电动机起动器装置时无须预留相应的位置或加大该装置的宽度设计尺寸,有利于小化电气柜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电动机起动器装置,包括一外壳本体1,分别设在外壳本体1内的具有触头9的导电回路5、电磁铁装置10、脱扣装置13、操作机构7、触头控制装置8、和控制与保护单元2,以及一设在外壳本体1上的能够断开触头9的手动按钮3,在所述的外壳本体1内还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表示起动器装置状态的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和至少一组用于表示触头9状态的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2,其特点是:所述的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位于外壳本体1的上端部,且与所述的操作机构7或脱扣装置13联动;所述的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2位于外壳本体1的下端部,且与所述的电磁铁装置10联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与操作机构7之间还设有一触头转换装置6,通过触头转换装置6可实现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与操作机构7或脱扣装置13的联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2与电磁铁装置10之间还设有第一驱动件11,通过第一驱动件11可实现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2与电磁铁装置10的联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第一、第二辅助信号触头4、12设置到外壳本体1的内部,具有的优点之一、让用户在选用该装置时对安装尺寸有唯一确定性,无须再预留相应的位置或加大该装置的宽度设计尺寸,因此方便了用户的安装;优点之二、布局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小化电气柜的体积。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外壳本体、2.控制与保护单元、3.手动按钮、4.第一辅助信号触头、5.导电回路、5a.第一导电回路接线端、5b.第二导电回路接线端、6.触头转换装置、7.操作机构、8.触头控制装置、9.触头、10.电磁铁装置、11.第一驱动件、12.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3.脱扣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使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更加体现,但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有所限制。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在电动机起动器装置的外壳本体1内封装具有触头9的导电回路5、具有接触器功能的电磁铁装置10、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脱扣装置13、通过触头控制装置8用于控制触头9的操作机构7、以及具有对导电回路5电流状况的检测功能和对电磁铁装置10及脱扣装置13实现控制的控制与保护单元2、和用于表示起动器装置“就绪”、“断开”、或“跳闸”状态的一组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以及用于表示触头9“合”、或“分”状态的一组第二辅助信号触头12,在外壳本体1上还设有手动旋钮3,通过操作手动旋钮3,可使起动器装置处在“就绪”、或“断开”两种位置,当脱扣装置13起动后,手动旋钮3自动处在“跳闸”位置。此外,可拆卸的第一、第二导电回路接线端5a、5b分别置于外壳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以便将导电回路5连接到电源和负载。
请继续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向外部提供起动器装置状态信号的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安装于外壳本体1的上端部,在该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的下面设有触头转换装置6,触头转换装置6由操作机构7致动,操作机构7还分别与手动旋钮3、脱扣装置13相关联,具体控制过程如下:由手动旋钮3发出“就绪”或“断开”信号,再通过操作机构7传递,从而启动触头转换装置6,进而由触头转换装置6触发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最后由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发出“就绪”或“断开”信号。同样,由脱扣装置13发出“脱扣”信号,再通过操作机构7传递,从而启动触头转换装置6,进而由触头转换装置6触发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最后该第一辅助信号触头4发出“脱扣”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8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