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准流线形传热管式热管空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4887.6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0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葛京鹏;周国华;郁正达;陶革新;明晓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焱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纫兰 |
地址: | 214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线 传热 热管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加热炉、锅炉辐射室后取热的准流线形传热管式热管空气预热器。主要用于工业加热炉、工业锅炉辐射室后部对高效对流传热、不集灰尘的烟气取热。属工业加热炉和锅炉高效传热的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所用的工业加热炉、锅炉辐射室后取热的传热管空气预热器,是靠圆形截面钢管的蛇形状排列构成圆形截面传热管对流段模块。由于圆形截面对流管在烟气流体中传热时,其迎气流面对流传热效果较好,其背气流面由于卡曼涡流街效应,则背面的烟气与管壁无法流线式接触,不但传热效果差,而且容易集灰,集灰后则更加影响传热,形成恶性循环。这样不得不采用一定的吹灰手段进行吹灰,吹灰将耗费大量蒸汽,而且扰动了加热炉的正常操作压力,干扰了加热炉的整体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背气面传热效果好、且不易集灰的准流线形传热管式热管空气预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准流线形传热管式热管空气预热器,包括炉墙、准流线形截面管和中间隔墙,所述准流线形截面管呈蛇形状排列后其端部安装支撑于炉墙内,准流线形截面管中间穿接在中间隔墙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传热管截面采用准流线形设计,高温烟气横向流经准流线形截面管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流体卡曼涡流街的影响,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烟气与传热管的接触面积,显著改善烟气对流传热效果。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减少了传热管集灰,可以节省吹灰蒸汽也能减小对流段结构,减少钢材使用量,从而降低建造成本,既节能又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准流线形传热管式热管空气预热器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准流线形截面管侧面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外接法兰 1、圆形截面接管 2、准流线形截面管 3、炉墙 4、组间连接管 5、弯头 6、弯头箱 7、中间隔墙 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准流线形传热管对流段模块,由内衬耐温隔热材料的支撑管板构成炉墙4,准流线形截面管3呈蛇形状水平排列后其端部安装支撑于炉墙4内,中间穿接在中间隔墙8内,准流线形截面管3与端部炉墙4之间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中间隔墙8将烟气限制于烟气对流段流动,将其热量传递给热管内的介质,使介质气化,气体上升至中间隔墙另一侧的空气流动侧,将热量传递给冷空气,气化的介质得到冷却,冷凝为液体,沿热管管壁流动至热管底部,再与烟气对流段烟气传热气化,循环进行此过程,即可实现空气预热器之功能。
准流线形截面管呈蛇形状水平排列后其端部适当尺寸长度不进行准流线体截面加工成仍呈圆形截面,如图3~4,此圆形截面部分外接弯头6或圆形截面接管2置于弯头箱7内,弯头6及其连接的圆形截面接管2圆管段对管内流体有良好的混流作用,起到强化传热的效果;准流线形截面管呈蛇形状水平排列后其在中间隔墙8安装部位保留原来的圆形截面,如图3~4,形成两段的准流线体截面结构。
所述准流线形截面管即沿管外流体流动方向上的截面成流线型。准流线形截面管可以是光管热管,也可以再加工成翅片管、钉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焱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焱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48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