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橡胶绝缘风能发电机专用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5746.6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3/28;H01B7/1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837***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绝缘 风能 发电机 专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能发电机专用电缆,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硅橡胶绝缘风能发电机专用电缆。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供应的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有关专家指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
在自然界中,由于风力的方向经常改变,风力发电机电缆及所有电气、通信电缆均从机舱直接引入塔筒,直到地面控制柜。对于机舱经常朝向一个方向偏航,或者风力改变引起电缆严重扭转,要求电缆本身具有一定的抗扭转能力;由于户外的工作环境,对于此类电缆相应存在有耐低温、耐高温、耐老化、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等特定的要求;此类电缆的使用特性决定了其具有短期高载流量,电缆导体运行温度较高,同样存在有耐高温的要求,而目前已有技术中电缆在各项性能上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备优异的扭转性能,并具有良好的耐低温、耐高温、耐老化、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等性能的硅橡胶绝缘风能发电机专用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硅橡胶绝缘风能发电机专用电缆,以外包绝缘层的导电芯线构成缆芯,以所述缆芯为中心,在其外围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包带层和外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导电芯线为多根软铜丝的束绞和复绞结构;导电芯线的外包绝缘层为硅橡胶绝缘层,外护层是以橡皮为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绝缘层与外护层之间设置承重加强层,承重加强层为纤维丝编织层。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导电线芯采用多根软铜丝的束绞和复绞结构,保证了电缆良好的弯曲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绝缘层采用硅橡胶材料,具有耐低温(-40℃)、耐高温(+180℃)、耐热老化性、耐候性、耐紫外线和臭氧侵蚀等特性,且材质柔软。
3、本实用新型设置承重加强层,一方面保证其具有一定的抗拉作用,另一方面在电缆扭转过程中,增加了缆芯与外护层之间的相对滑移性,减少了缆芯与外护层之间的摩擦力,延长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以橡皮材质为外护层,具有耐油、耐低温、耐候等良好性能,提高了电缆在干塔内自由悬挂或固定安装时的使用寿命,电缆可随风车自由扭转,同时与同规格的其他电缆相比,同时与同规格的其他电缆相比,由于硅橡胶的耐热性,大大提高了导体的载流量。
4、本实用新型各方面优良的性能以及其柔软的效果,能够适应多种不同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芯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三芯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电芯线、2绝缘层、3承重加强层、4外护层、5填充层、6包带。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为单芯型电缆结构,以外包绝缘层2的导电芯线1构成单芯缆芯,并以该单芯缆芯为中心,在其外围由内向外依次形成包带6和外护层4。
本实施例中,导电芯线1为多根软铜丝的束绞和复绞结构,设置束绞和复绞为同向;导电芯线1外围紧密挤包的绝缘层2为硅橡胶绝缘层,绝缘层2与导电芯线1之间允许有无防布等隔离层,硅橡胶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较高,介质损耗较小,而且导体最高长期允许使用温度可达180℃;外护层4是以橡皮为材质,橡皮材料具有很好的耐温、耐油、耐气候等性能。
具体实施中,在绝缘层2与外护层4之间设置承重加强层3,承重加强层3为纤维丝编织层,一方面由于电缆敷设在塔内,该承重加强层具有一定的抗拉承重作用,另外在电缆扭转过程中,增加了缆芯与外护层之间的相对滑移性,减少相互间的摩擦力,因而可以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在外护层4与承重加强层3之间允许有无防布等隔离层。
实施例2:
参见图2,本实施例为三芯型电缆结构,三根缆芯呈三角形分布,需要在三根缆芯的外围设置橡皮填充层5,填充层5外围形成有无防布包带层6,其它的结构设置的材料的选择与实施例1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57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