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5878.9 | 申请日: | 2008-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6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朱庆满;张雪亮;王前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1 | 分类号: | 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的配合结构。
【技术背景】
传统天线用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一收容腔的电连接器、以及插入所述收容腔与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电连接器收容腔内设有一橡胶圈,其夹持于两连接器的对接处之间。当扭动对接连接器时,橡胶可产生扭力,扭力大小取决于橡胶的形变量,然而在此类电连接器组件中,由于两连接器中若干个组件之间的配合而产生的公差,使得扭力的形变量难以控制,不利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产生均匀扭力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连接器对接的对接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收容腔,收容腔内设有一磁性组件,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设有一配合件,当对接连接器装入电连接器收容腔后,配合件被磁性组件吸引而与电连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连接器之磁性组件与对接连接器之配合件的紧密吸合,使得两连接器靠合挤压后产生均匀的扭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分解图;
图3是图1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对接连接器装入电连接器收容腔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电连接器1以及与电连接器1配合的对接连接器3。
请参阅图2-4,电连接器1包括设有收容腔110的第一主体11、位于收容腔110的第一绝缘体12、收容于第一绝缘体12的中心导体13、圈设于第一绝缘体12前端的磁性组件15以及设置于收容腔110内以与对接连接器3对接配合而产生扭力的垫圈14。
对接连接器3包括设有一收容空间310的第二主体31、收容于收容空间310的对接端子33、包覆前述对接端子33的第二绝缘体32以及位于接连接器3的对接端与磁性组件15配合的配合件35。对接连接器3还包括套设于第二主体21外的弹性件34,弹性件34为一开口环,电连接器1的收容腔110设有一凹槽111以收容弹性件34。
对接连接器3的配合件35由直径大小不等的两铁圈连接而成,配合件35为台阶状,其包括第一、第二台阶部351、352。第一台阶部351的直径较小且与磁性组件15的直径相同。当对接连接器3插入电连接器1的收容腔110时,配合件35前端的第一台阶部351由于磁性组件15的吸引而与电连接器1连接配合,配合件35的第二台阶部352抵持于前述垫圈14。所述垫圈14夹持于第一、第二台阶部351、352之间的阶梯口353处。当扭动对接连接器3时,第二台阶部352挤压垫圈14,使之产生一定的扭力。电连接器1的磁性组件15与对接连接器3配合件35的紧密吸合,使得电连接器1与对接连接器3靠合挤压后产生均匀的扭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5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传送通讯信号和传输负载电源供应的USB连接电缆
- 下一篇:弓形测杆硬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