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血栓压力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059.6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05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季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均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立荣 |
地址: | 200086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压力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抗血栓压力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阻塞某支深静脉,导致血栓远侧的静脉血回流障碍而引起血液淤积、肢体肿胀。本病的早期治疗至关重要,若治疗不及时,其危险性在于深静脉栓子脱落可造成致死性肺栓塞,病死率很高。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医学技术的进步,高龄大手术病人日益增加,术后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例也逐渐增多。
长期以来,临床均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传统做法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更无显著临床意义。目前主要的预防方法分为药物预防和机械预防。
药物预防主要是抗凝药物的应用,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面已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药物不能完全消除DVT,而且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于很多中、低危重病人,不推荐药物预防;有出血可能的DVT高危病人不能用抗凝药物。
机械预防主要通过促进血液流动,达到预防DVT的目的,主要包括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主动运动是指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不能下床者在床上主动屈伸四肢等;被动运动是指被动按摩肢体腿部肌肉等;而机械压迫是指目前常用的梯度减压弹力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血栓压力循环装置,利用频率接近于人体静脉充盈时间的周期性肢体充气加压的一种机械方法,压迫肢体静脉中的静脉血充分快速回流,防止血栓形成,达到预防肢体深静脉血栓并减少抗凝药物副作用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硬件控制电路和机械气动装置两大部分。其中:
1、硬件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模块、信息存储模块、压力传感模块、隔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其中微处理器通过I/O接口与人机交互模块以及隔离控制模块相连接,通过I2C总线与信息存储模块的AT24C64EEPROM通信,通过内置的12位A/D转换器,采集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进一步处理。电源模块包括两路隔离的5V和25V直流电源以及供给微处理器3.3V直流电压的转换电路。其中5V电源给硬件控制电路供电,25V电源给机械气动装置供电。
2、机械气动装置包括微型气泵,五个串联的断电封气的三通电磁阀,三个独立气囊以及若干气管,机械气动装置由25V电源单独供电,微型气泵和电磁阀由隔离控制模块控制其运作。五个串联电磁阀通过气管与微型气泵连通,前三个电磁阀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与三个气囊连通,第四个电磁阀的出气口作为舒适空气出口到气囊周边的排气孔,第五个电磁阀的一个出气口用于气囊放气,另一个口封闭。
3、机械气动装置中的三通电磁阀的和微型气泵由硬件控制电路中的隔离控制模块控制。微处理器模块所涉及的嵌入式软件系统包括移植ucosII至MSP430F1611,实现顺序、挤压、同时三种不同的治疗模式,软件通过实现PID算法求取校正参数,并将校正参数保存至EEPROM并在下次开机使用,可以保证气囊中实际压力误差经过3个循环后小于5mmHg。治疗过程中各项参数可在液晶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同时各项治疗参数都可在治疗过程中随时修改,并能保存个性化的治疗参数,通过中英文两种语言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系统能够检测硬件控制电路和机械气动装置的错误,监视系统运行,保证系统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装置原理简单、结构紧凑,控制准确,功能稳定,患者舒适度和智能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硬件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气动装置结构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顺序治疗模式的运行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治疗模式的运行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同时治疗模式的运行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开机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四个任务与系统的关系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子任务流程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系统软件的菜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硬件总体结构包括硬件控制电路和机械气动装置,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均,未经季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