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单级立式离心泵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237.5 | 申请日: | 200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2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东;李洪;凌贤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应县航海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08;F04D29/12;F04D29/00;F04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海燕 |
地址: | 225800江苏省宝应***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用单级 立式 离心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泵,尤其涉及一种船用单级立式离心泵。
背景技术
机械密封是离心泵内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到外面去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以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机械密封动环和静环端面互相摩擦产生热量时容易造成机械密封的损坏,这时如果冷却不畅,容易造成机械密封的烧损,导致密封失效,影响离心泵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机械密封冷却的船用单级立式离心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泵轴、叶轮、泵盖、泵体和机械密封,泵体和泵盖形成泵腔,泵体上设有和泵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征在于,泵体上开设有回水流道,泵盖上设有连通进口和叶轮进口的进液腔,且泵盖上设有和泵体回水流道连通的回水腔,回水腔延伸至械密封处并包覆住机械密封,通过回水腔的水实现对机械密封进行冷却、冲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机械密封的冷却,使之不易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冷却的水能实现循环,重新被叶轮吸入,节约了能源。该泵排量大,效率高,结构合理、紧凑,检修方便,运行平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泵用于冷却、舱底压载泵,也可作为一般通用泵,最适合船舶用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泵体、2为叶轮、3为泵盖、4为泵轴、5为轴承体、6为泵联轴器、7为中间联轴器、8为电机联轴器、9为电机、10为电机架、11为轴承、12为机械密封、13为上密封环、14为下密封环、15为轴承衬套、16为底座、17为回水流道。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8是进口、19是出口。
图3为泵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0是进液腔、21是回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9、泵轴4、叶轮2、泵盖3、泵体1和机械密封12,上密封环13和下密封环14,泵体1和泵盖3形成泵腔,泵体1上设有和泵腔连通的进口18和出口19,泵体1上开设有回水流道17,泵盖3上设有连通进口18和叶轮进口的进液腔20,且泵盖上设有和泵体1回水流道连通的回水腔21,通过回水腔21的水实现对机械密封12进行冷却、冲洗,本实用新型的泵轴4通过轴承11、轴承衬套15支撑,电机9设置在电机架10上,整个泵设置在底座16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水首先从进口18进入泵盖3的进液腔20内,然后通过叶轮进口进入叶轮2,开启电机9,通过泵联轴器6、中间联轴器7、电机联轴器8带动叶轮2旋转,旋转着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2中飞出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2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使水源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泵内,从叶轮出口的水经过涡形流道的泵体1,使其速度降低,动能转化成压能,通过出口19得到一定压能的液体以适合工作需要,另一少部分的水通过叶轮2和泵体1上的下密封环14之间的间隙流向设置在泵体1下部的回水流道17,为了能冷却机械密封12,泵盖3上开设和回水流道17相配合的回水腔21,回水腔21通向机械密封12处,从而实现对机械密12封的冷却、冲洗,进行冷却的水在重力及叶轮负压的作用下,重新回到叶轮2中,实现水资源的重新利用,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应县航海机械厂,未经宝应县航海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复合纤维的纱线
- 下一篇:偶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