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376.8 | 申请日: | 200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94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新;袁文新;陆文龙;姚国清;张健;朱卫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B65H75/04;B65H75/1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42***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电缆加工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加工厂商,对构成导电线芯的导体拉丝是必不可少的工艺,由拉丝工艺将导体由粗变细,直至满足到所需的直径。导线在进入拉丝机之前需要通过过渡装置过渡,因为不使用过渡装置会引发断线、乱线等不利因素。已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纵截面形状为工字形的放线盘作为过渡装置,将放线盘卧设在支架上,在拉丝机工作时,由放线盘放出导体。但是,采用放线盘放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以下两点不足:一是放线盘的放线速度难以控制,往往出现或紧或松的极端情形,紧则会产生断线,松则会引发缠乱;二是导体放出时的张力无法控制。
针对上述不足,本申请人曾在保密状态下在本企业的生产线中偿试了使用由图2所示结构的放线装置,由储线芯1和底座2构成,储线芯1的底部固定在底座2上,导线自下而上地围绕在储线芯1上,放线时自上而下地将储线芯1上的导线放出,较先有技术中的放线盘而言,能使导线有节制地放出,但是乱线现象仍未消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对引入到拉丝机拉丝的导线实行有节制控制而藉以体现保护导线不被拉断以及防止缠结的、张力理想的放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放线装置,它包括储线芯、底座、储线芯的底部固定在底座上,特点是:在所述的储线芯外设有一外围框架,该外围框架与储线芯之间构成有用于供导线容纳的导线容纳空间,并且外围框架的底部与底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线芯的整体形状呈宝塔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线芯的由多根第一立杆围合成鼠笼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线芯的顶部固定有一吊钩盘,吊钩盘上固设有吊钩。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线芯的高度方向间隔固定有第一加固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围框架是由多根第二立杆围合构成鼠笼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外围框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固定有第二加固圈。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技术方案的优点:由于在储线芯的外侧增设了外围框架,因而能将导线控制在储线芯与外围框架之间,导线不会出现零乱和缠线现象,能避免导线一拥而出,使导线表现出良好的并且基本一致的张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放线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见图1,由多根第一立杆11围合成的鼠笼状的储线芯1的下端固定在具有支脚21的底座2上,储线芯1整体上呈宝塔状,为了确保储线芯1的强度,以避免被导线挤垮,因此在储线芯1的高度方向间隔颁布固定有第一加固圈13。此外,为了便于移动,在储线芯1的顶部固定有一吊钩盘12,在吊钩盘12上固定有吊钩121,借助于吊运装置可将本实用新型从一处携至另一处。在储线芯1的外侧加设有由第二立杆31围合成鼠笼状的外围框架3,外围框架3与储线芯1之间保留有用于供导线盘绕容纳的导线容纳空间。为了增强外围框架3的强度,在外围框架3的高度方向以间隔状态地固定有第二加固圈32。
由前道工序例如大拉机控制完成后的导线被引入到本实用新型放线装置,具体是,导线以盘绕状态地从储线芯1的底部逐次向上储存,由于外围框架3的作用,导线在储线芯1上会表现出十分齐整,为放线提供了方便,即不会出现缠乱现象。当导线储存满后,由吊运装置对吊钩121作用,将本实用新型携导线移至下一道工序例如中拉机拉丝。在中拉机拉丝的过程中,导线从本实用新型的储线芯1自上而下引出,引出方式具有节制性,即不会一拥而出,因此既能避免导线断裂又能确保导线引出时的恒定张力,为拉丝机的顺利拉丝起到技术保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中联光电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色轮转印刷机组模块
- 下一篇:环保节能秸秆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