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394.6 | 申请日: | 200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5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宁;胡小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歙县绿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J15/02;F23J15/0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5232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设备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垃圾无害化焚烧及处理的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在垃圾处理的技术领域中,对垃圾的焚烧的方法及相应装置,目前已提出了较多的技术方案,主要涉及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中、减少烟气排放、锅炉余热利用、提高安全性能等方面,如:
中国专利号为02273965.3的专利技术文献公开了一种“能输出热能的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在焚烧炉炉膛内腔里包括:位于投料口处通过铰链连接火焰隔离板;在炉膛内腔还有空气分支管,空气分支管上均布喷嘴,鼓风机通过空气分支管和喷嘴将空气喷入炉膛内;在炉膛内腔的上部,设置水箱,水箱的下部接注水管,上部接出水管。该专利技术采取了在炉体内壁设置很多空气分支管进行增氧,由于是在垃圾的外部,增氧效果是很难达到要求的。另外,将吸热水箱直接设炉体上,将使炉体温度明显下降,影响垃圾的充分燃烧。
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14868.3的专利技术文献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这种焚烧炉包括炉体、回转烘干装置、圆锥形匀料装置、燃烧室、出烟口、出渣装置、进风系统、烟气处理装置、烟囱及微电脑,炉体上部设有回转烘干装置,该装置能将生活垃圾连续翻转、烘干成松散干燥的垃圾向炉内输送。该专利技术只解决了对进炉前的垃圾的处理问题。对于燃烧过程及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处理没有提出很好的方案。
中国专利号为200510071165.9的专利技术文献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艺及垃圾焚烧炉”的专利技术,其主要技术方案是:焚烧处理的工艺流程包括垃圾上料、垃圾焚烧、烟气除尘、噪声处理及补风给氧等步骤;焚烧炉底部设有燃烧器,燃烧器中部均布多根炉排,上部设置带风幕和冷却水套的送风道,下部有送风孔,送风孔和风幕孔连通送风管,在炉体燃烧腔内设有垃圾分布器,与燃烧腔间隔并列设有余热锅炉。该专利技术很好没有解决对垃圾的增氧助燃的问题,其燃烧是不充分的。
中国专利号为200620077797.6的专利技术文献公开了一种“垃圾无害处理装置”的专利技术,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该处理装置包括焚烧炉、烟气控制闸门、烟气紊流道、水雾除尘池、烟气阻流道、引风机和排烟口等,其中焚烧炉由壳体、炉膛、炉排、排渣口、投料口、憋烟道等,而投料口设在炉膛顶部,憋烟道是环绕外壁的腔室。该专利技术同样没有解决对垃圾的增氧助燃的问题,其燃烧是不充分的。
综合分析以上几项专利技术,除了上述缺陷外,均未能很好解决垃圾的分拣、剔除不能燃烧垃圾及对有毒气体和烟尘的吸附问题,所排出的烟气含有有毒物质,所以在技术上存在缺陷,是不完善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其目的是使垃圾充分燃烧,实现对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垃圾焚烧炉,包括焚烧炉体、烟气处理设施,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所述的焚烧炉体的竖直方向截面的形状为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水平方向的尺寸的近似椭圆形,焚烧炉体的下部设水平的用于进气的铸铁炉栅,垃圾铺在铸铁炉栅上,在铸铁炉栅铺垃圾的上平面的中间,设增氧管与其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下面的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方案,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更充分体现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焚烧炉体的结构、形状及设置增氧管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增氧管为罩壳形,上部的直径大于下部的直径,壳体上设有多个气孔,其下部的开口与焚烧炉体外的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该管道上还设有空气流量调节阀门。
所述的焚烧炉体上的烟气排出结构为:在焚烧炉体的上部,设与焚烧炉体环绕紧贴的上烟道和下烟道,两个烟道通过水平的上下烟道隔板隔开,所述的上下烟道隔板上设若干上下烟道通孔;在所述的焚烧炉体上设多个通孔形状的上烟道烟气进口使炉膛与上烟道连通;在下烟道的外侧设一个炉膛烟气出口,该炉膛烟气出口通过烟气管道使下烟道与烟气处理设施连通。
焚烧炉总体结构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烟气处理设施按从焚烧炉体燃烧产生的烟气流程顺序,设流量流速控制构件、紊流烟气道、高压喷淋除尘池、活性炭吸附室、引风机和烟气干燥室,其中,所述的烟气干燥室设在焚烧炉体的上部、上烟道的上方,环绕炉体的外壁,其出口与烟囱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歙县绿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歙县绿源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