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腔道用管状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484.5 | 申请日: | 200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85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储成林;苏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04;A61F2/06;A61L31/08;A61L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叶连生 |
地址: | 2100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腔道 管状 支架 | ||
1、一种腔道用管状支架,由金属管刻蚀而成,呈管状网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腔道用管状支架由沿其轴向分布的多个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构成,每相邻的两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之间,通过两侧均为“Ω”形结构且背靠背组成的连接件(2)连接;每相邻两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正弦波波峰相对;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与连接件(2)的连结点(3)选在所述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波峰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之间,连接件(2)呈等间距分布,该间距(10)为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正弦波波长(6)的整数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连接件(2)的筋宽度(5)等于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筋宽度(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用于血管狭窄部位的扩张与支撑作用时,其外径(11)为1~20mm,总长(13)为5~150mm,壁厚(12)为0.02~0.4mm,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正弦波周期的数目为6~36个,其整体宽度(8)为0.5~10mm,其筋宽度(4)为0.06~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用于人体非血管腔道狭窄部位的扩张支撑时,其外径(11)为6~25mm,总长(13)为50~140mm,壁厚(12)为0.1~0.5mm,正弦波形圆环状基本结构(1)的正弦波周期的数目为6~30个,其整体宽度[8]为1.0~10mm,其筋宽度(4)为0.15~0.7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腔道内支架端部做成喇叭口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该腔道内支架内外表面覆盖金属膜、氧化物膜、高分子膜或缓释药物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道用管状支架,其特征在于刻蚀该腔道内支架的金属管的材质是镍钛合金、或不锈钢、或钛合金、或纯金属钽或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4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