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井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638.0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0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勇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燕棣;周建观 |
地址: | 276000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共窨井盖防盗装置,特别是一种防盗井盖。
背景技术
窨井盖作为一种地面和道路上的公共设施随处可见,而且公共窨井盖在夜间常常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这样窨井盖就成为盗窃份子光顾的目标。
目前,为了防止窨井盖被盗,中国专利公开了不少技术方案,其主要内容是在井盖和井圈之间设置带锁芯的销锁装置,开启时必须用锁钥和专用扳手,其不足之处是:结构较为复杂,制作成本高,不利于现有窨井盖的改造;而且由于其长期受雨水或污水的锈蚀或泥沙的堵塞,经常使锁钥无法插入锁孔而报废,其后果是整个井盖报废,必须将井盖破坏性的撬开进行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防盗井盖的不足,提供一种防盗性能好、使用方便的防盗井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盗井盖,包括井座和盖板,盖板具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卡位装置和卡位控制孔;卡位装置包括固定件、活动件和卡位弹簧,固定件固装在盖板上,固定件上有安装卡位弹簧的槽,活动件上有安装卡位弹簧的槽,活动件通过卡位弹簧与固定件连接;活动件的上部位于卡位控制孔内,活动件的下部为卡钩,其钩面卡到井座的底部。
所述的卡位装置的活动件上部为一柱状柄。
所述的卡位装置的活动件下部的卡钩靠近井座的侧面为一斜面。
所述的卡位装置的活动件下部的卡钩靠近井座的侧面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0°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性能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盗井盖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盗井盖俯视图;
图3为卡位装置局部示意图;
图4为卡位装置活动件的示意图;
图5为卡位装置固定件的示意图;
图6为卡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带撬棒的防盗井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2、6、8、9,一种防盗井盖,包括井座1和盖板2,盖板2具有均匀分布的至少两个卡位装置3和卡位控制孔2-1;卡位装置3包括固定件3-1、活动件3-2和卡位弹簧3-3,固定件3-1固装在盖板2上,固定件3-1上有安装卡位弹簧3-3的槽3-1-1、3-1-2,活动件3-2上有安装卡位弹簧3-3的槽3-2-1、3-2-2,活动件3-2通过卡位弹簧3-3与固定件3-1连接;活动件3-2的上部位于卡位控制孔2-1内,活动件3-2的下部为卡钩3-2-4,其钩面3-2-5卡到井座1的底部。这样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盗性能好。
参见图5、7,所述的卡位装置3的活动件3-2上部为一柱状柄3-2-3,以方便开启操作。
参见图5、6、7,所述的卡位装置3的活动件3-2下部的卡钩3-2-4靠近井座1的侧面3-2-6为一斜面。
参见图1、3、5、6、7,所述的卡位装置3的活动件3-2下部的卡钩3-2-4靠近井座1的侧面3-2-6的斜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于40°,避免安装盖板的过程中,阻力过大。
参见图1、7,本防盗井盖在使用时,首先将井座1固定,卡位装置3固定件3-1焊装或者用螺钉固定在盖板2上,卡位弹簧3-3的一端通过槽3-1-2固定在固定件3-1上,卡位装置3活动件3-2通过卡位弹簧3-3与固定件3-1连接;活动件3-2下部为卡钩3-2-4,卡钩3-2-4靠井座1的侧面3-2-6为斜面。在安装盖板2时,直接将盖板2压入井座1,利用卡钩3-2-4的斜面3-2-6,将卡钩3-2-4向内推,当压到适当位置后,在卡位弹簧3-3作用下,卡钩3-2-4向外复位,钩住井座1下部,从而将盖板2固定于井座1内。卡位装置3至少有两个均布在盖板2上,从不同方向卡住盖板2。不易取出。
当需要取出盖板2时,将专用工具4从卡位控制孔2-1插入,套在卡位装置3的活动件3-2上部的柱状柄3-2-4上,撬动活动件3-2,使卡钩3-2-4向内运动,不再钩住井座1,从而可将盖板2方便地取出。
本实用新型具有防盗性能好、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勇,未经孙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