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天线用头部固定式电缆支撑柱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36900.1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0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宋晓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冬涛;瞿网兰 |
地址: | 211110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天线 头部 固定 电缆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支撑件,尤其是智能天线上的电缆固定用支撑柱,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天线用头部固定式电缆支撑柱。
背景技术
TD-SCDMA智能天线是采用先进波束赋形技术的平板阵列天线。为了提升天线电性能、减少馈线损耗、保证批生产整机性能的一致性,各生产厂家均采用整条列馈印制板的形式来实现馈线网络。数条列馈板布置在天线反射板背面,占用了很大面积,使得网络中连通电缆的固定变得很困难。尤其是列馈与监测网络的连接电缆紧贴列馈微带线时会产生干扰,必须架空走线。常规设计是采用金属夹子夹住电缆后用螺钉固定在反射板上,金属件本身还要经过耐腐蚀处理,不仅大大降低了装配效率,还直接增加了成本,是产品大批量生产中的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智能天线中电缆难固定、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专用的固定方便的智能天线用头部固定式电缆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天线用头部固定式电缆支撑柱,其特征是它主要由支柱体、电缆夹头、锁扣和翼片组成,所述的电缆夹头位于支柱体的上端,它由两片弹性体组成,弹性体的下端与支柱体整体相连,其上端呈开口状,在两片弹性体之间设有两个相切的用于夹装电缆的圆孔;所述的翼片安装在支柱体的下端;所述的锁扣整体呈倒锥台状并位于支柱体的下端,它主要由一端与支柱体下端的翼片整体相连的连接体和两个分别与连接体下端对称相连的弹性止卡组成,弹性止卡的上端设有一个止脱台阶,止脱台阶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
所述的支柱体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
所述的翼片呈圆弧状,其悬臂端设有一个半圆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头部固定式设计使的无需任何附加紧固件就能非常灵活布点对电缆进行固定,解决了目前TD-SCDMA智能天线中电缆难固定、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尼龙66加30%玻璃纤维注塑成型,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而且具有优异的耐侯性。
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采用非金属注塑结构,适合大批量生产,不仅大大增加了产能,而且大大降低了制造和装配成本。
4、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采用头部固定式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TD-SCDMA智能天线中电缆难固定的问题且外形轻巧美观,适用性广泛,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
一种智能天线用头部固定式电缆支撑柱,它主要由支柱体1、电缆夹头2、锁扣3和翼片4组成,如图1所示,所述的电缆夹头2位于支柱体1的上端,它由两片弹性体201组成,弹性体201的下端与支柱体1整体相连,其上端呈开口状并呈喇叭状以便于电缆进入的插入,在两片弹性体201之间设有两个相切的用于夹装电缆的圆孔202,两个圆孔202的尺寸可一样大,也可一大一小以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电缆的固定,如图2所示;所述的翼片4安装在支柱体1的下端,其悬臂端设有一个与天线表面相接触的半圆状凸起401,如图1所示;所述的锁扣3整体呈倒锥台状并位于支柱体1的下端,它主要由一端与支柱体1下端的翼片4整体相连的连接体301和两个分别与连接体301下端对称相连的弹性止卡302组成,弹性止卡302的上端设有一个止脱台阶303,止脱台阶303的外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如图1下部所示。
具体实施时,为了减少材料的消耗,可将支柱体1注塑成横截面呈十字形结构,如图3所示。
下面结构一种具体的制造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恩瑞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