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输液报警器的限位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6985.3 | 申请日: | 200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3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健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G01G3/00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002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输液 报警器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病人输液过程中、药液安全剩余量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生病往往需要输液,在输液过程中,要么病人自己注意观察药液剩余量,要么由医务工作者或者家人为其服务,以便及时更换药液或拔出针头,防止空气进入血液中,造成人为的医疗事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们推出了多种类型的输液报警装置,本发明人针对目前用于输液报警的装置存在着设计较为复杂,价格较贵的缺陷,提出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输液报警装置,并申请了专利获得授权,专利号为“2007200361749”,但该输液报警装置仍存在着缺陷,即拉簧壳体在报警装置的罩壳内易产生晃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医用输液报警器的限位装置,该输液报警器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拉簧的壳体在报警器的罩壳内不会产生晃动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
医用输液报警器的限位装置,包括罩壳、位于罩壳内的拉簧及其壳体,还包括蜂鸣器,以及蜂鸣器的鸣叫回路触点,特点是在壳体两侧的罩壳底部、设置有与壳体同轴向的限位条,盖板上设置有与罩壳底部相对称的限位条,盖板盖于壳体上表面,将壳体限位。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与罩壳底部相对称的卡槽,盖板盖于壳体上表面,将与拉簧连接的螺杆所设的转盘限位。所述壳体与罩壳、盖板,以及与其设置的限位条为间隙配合,壳体可以轴向移动。
所述盖板位于余液设定触点的这一侧边设置有凹口,该凹口主要是方便余液设定触点移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还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在拉簧壳体两侧的罩壳内壁面设置有限位条,同时在拉簧壳体上设置盖板,该盖板设置有与罩壳内壁面相对称的限位条、相对称的卡槽,当其盖于壳体表面后,分别将壳体、以及与拉簧连接的螺杆所设的转盘限位,而其中的壳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上下滑动,由于限位条的作用,决不会产生左右、前后晃动等不稳定现象。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拉簧壳体两侧设置凸头,在罩壳出口端相应位置设置挡头,当拉簧壳体被向外拉时,挡头挡于凸头限制壳体的行程,以防壳体被整个拉出罩壳(也可以不设置挡头,而以罩壳出口端的两侧壁挡于凸头,限制壳体的行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打开状态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打开状态后、设置有拉簧壳体的罩壳下半部分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壳1、位于罩壳1内的拉簧2及其壳体22,还包括蜂鸣器,以及蜂鸣器的鸣叫回路触点31、32。如图2、3所示,在壳体22两侧的罩壳1底部、设置有与壳体22同轴向的限位条13,盖板18上设置有与罩壳1底部相对称的限位条,还设置有与罩壳1底部相对称的卡槽11,盖板18盖于壳体22上表面,将壳体22,以及与拉簧2连接的螺杆23所设的转盘231限位。使壳体22仅能作轴向移动。
仍如图2、3所示,靠近拉簧固定端的壳体22两侧设置有凸头221,罩壳1出口端设置有挡头131,当壳体22被向外拉出时,挡头131挡于凸头221,限制壳体22的行程。也可以不设置挡头,而以罩壳1出口端的两侧壁挡于凸头221,限制壳体22的行程。从图3可以看出,挡头131与限位条13连为一体,只是挡头131的上边沿高于限位条13而已。
如图2所示,所述盖板18的周边缘与罩壳1的内周壁面吻合,位于余液设定触点32的这一侧边设置有凹口,以便触点32移动。如图2、3所示,触点31固联于凸头221上,或设置于拉簧固定端与凸头221之间的壳体22上,也就是说在触点31与触点32之间应无阻挡物。在本实施例中,触点31固联于凸头221上。
如图1、3所示,在罩壳1底部外壁设置有盖子12,蜂鸣器位于罩壳1底部外壁与盖子12夹腔内(未提供图示),盖子12上设置有蜂鸣孔(未提供图示)。盖子12上设置有蜂鸣器的输出接口121。
如图1、2所示,罩壳1及其位于其中的盖板18,以及罩壳1底部外壁的盖子12,均为采用塑料模压而成,用螺栓穿过螺栓孔19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健,未经张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6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全身放射治疗的对称摆位床
- 下一篇:热带钢轧机立辊辊缝标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