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地坪设施的安全围栏地桩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176.4 | 申请日: | 200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93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鹏;赵家法;宋之卿;颜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22 | 分类号: | E04H17/22;E04H17/2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地址: | 238005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地坪 设施 安全 围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桩,具体地说是一种变电站地坪设施的安全围栏地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变电站设备的增多,设备技术改造和更新力度加大,变电检修现场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检修现场而言,安全围网是防止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误入非工作区域,防范人身伤害的一项重要安全技术措施。对于运行人员来说布置和拆除安全围网也是现场安全措施工作中最主要且耗时最多的工作,因此,做好检修现场技术措施的优化迫在眉睫,对现场安全施工以及缩短检修时间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围网都是这样设置的,先在检修现场的四周布置若干铁制围盘作为底座,在铁制围盘上插接栏杆,栏杆与栏杆之间用围网连接,形成隔离区域,其弊端在于,一是工作量大,每次检修都必须搬运、布置、再拆除铁制围盘;二是不十分稳固,在风较大的场合,围盘底座容易因风力的作用而倾倒,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浪费金属资源和人力资源,因为平时需预备多个铁制围盘底座,在每次使用时还需搬运,布置,费时费力,平时储备这些围盘底座还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变电站地坪设施的安全围栏地桩,通过在需维护的地坪设施周围预埋地桩,在需进行检修工作时可快速省力地布置栏杆及围网,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变电站地坪设施的安全围栏地桩,所述地桩由预埋在地表下的混凝土桩身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桩身内的中空的地桩管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所述桩身的顶部及地桩管的上口略高于地面,并在地桩管的上口铰接有桩口盖。
所述地桩管内的中下部设有可对插入在地桩管内的栏杆进行定位的阻挡片。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实用新型的地桩预埋在地坪设施周围的地表下,当需对地坪设施进行维护或维修时,可快速地在地桩内插入栏杆,并在栏杆之间连接围网形成隔离区域,省时省事,避免了因采用铁制围盘造成的金属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
在地桩管的上口设有桩口盖,地桩在不使用时,可通过桩口盖将地桩管盖住,避免泥土、砂石的杂物进入地桩管形成堵塞。
在地桩管内的中下部设有可对插入其中的栏杆进行定位的阻挡片,其优点是:1、保证插入地桩管的栏杆高度一致,便于布置围网,使围网规范、美观;2、即使有少量的泥土砂石因种种原因进入地桩管,也会落在地桩管内阻挡片以下的部位,不影响在地桩管内平稳整齐地插接栏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地桩管的A—A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标号:1、桩身,2、地桩管,3、桩口盖,4、阻挡片,5、栏杆。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变电站地坪设施的安全围栏地桩,由预埋在地表下的混凝土桩身1以及固定在混凝土桩身内的中空的地桩管2组成,具体实施时,桩身可采用混凝土浇注成高度为300mm,直径为200mm的圆柱体,地桩管2预埋在桩身1内,地桩管可采用镀锌管材料制成,管长为350mm。为避免泥土、砂石等杂物进入地桩管,桩身1的顶部及地桩管2的上口以高于地面10±2mm为宜,并在地桩管的上口铰接桩口盖3,无检修工作时,用桩口盖将地桩管盖住。
图1、2所示,在地桩管2内的中下部固定设置一阻挡片4,一方面,它可对插入地桩管内的栏杆进行定位,使得栏杆的高度一致,保证连接在栏杆上的围网规范、美观;另一方面,即使有少量的泥土、砂石进入地桩管内,也会经阻挡片漏入地桩管的底部,既不影响栏杆顺利地插入地桩管内,也不影响阻挡片对栏杆的定位。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桩应在地坪设施的周围合理、优化布置,当地坪设施需维护或检修时,将地桩的桩口盖3打开,插入栏杆5,在栏杆之间连接安全围网,形成隔离区域。本实用新型的地桩不仅应用在变电站地坪设施的检修场合,也可应用在需划出一定隔离区域的任何其它场合,采用此结构的地桩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未经安徽省电力公司巢湖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有功能端基的聚(3-丁基噻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