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396.7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97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沈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林 倩 |
地址: | 213011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器 导流 调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散热器室的端口处设有导流筒,散热器室内设有风扇。导流筒由三块树脂材料拼装形成,在导流筒安装时,导流筒与风扇叶片的端部有较高的间隙要求,且在圆周方向所述间隙必须基本均匀。
现有技术中在安装机车散热器室导流筒时,先在风扇叶片的端部与导流筒之间打入斜楔,调整间隙后再固定导流筒。
上述在安装导流筒时采用打入斜楔的方式,不能解决导流筒与风扇之间的间隙基本均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安装时能确保导流筒与风扇之间的间隙基本均匀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包括:圆形的安装板、通过支架与安装板相连的底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顶紧装置。
所述顶紧装置有3~6个且均匀分布于安装板的边缘上。
所述安装板的边缘上均匀分布有3~6个定位块。
所述安装板的中央处设有吊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中,安装板外径的尺寸基本与机车散热器室内的风扇尺寸一致,底板与风扇的底座具有相同的位置和尺寸,顶紧装置与风扇叶片等高,顶紧装置端部选用橡胶材料,与导流筒接触面较大,不会损坏导流筒表面。在安装导流筒时,先把顶紧装置缩回,然后将调整装置的底板固定于散热器室内的用于安装风扇底座的位置,松开各顶紧装置使其自动将导流筒和安装板完全啮合,然后拧紧固定导流筒的螺栓,从而使导流筒与风扇之间的间隙基本均匀。(2)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中,顶紧装置有3~6个且均匀分布于安装板的边缘上,多个均匀分布的顶紧装置可使导流筒和安装板完全啮合,便于固定导流筒。(3)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中,安装板的边缘上均匀分布有3~6个定位块,便于在松开各顶紧装置期间,塞入斜楔,起到临时固定导流筒的作用。(4)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中,安装板的中央处设有吊环,便于起吊安装。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3,本实施例的散热器室导流筒调整装置,包括:圆形的安装板2、通过支架4与安装板2相连的底板3、设置在安装板2上的顶紧装置1。
所述顶紧装置1有4个且均匀分布于安装板2的边缘上,可使导流筒9和安装板2完全啮合,便于固定导流筒9。
所述安装板2的边缘上均匀分布有4个定位块6,便于在松开各顶紧装置1期间,塞入斜楔,起到临时固定导流筒9的作用。
所述安装板2的中央处设有吊环5,便于起吊安装。
安装板2外径的尺寸基本与机车散热器室内的风扇尺寸一致,底板3与风扇的底座具有相同的位置和尺寸,顶紧装置1与风扇叶片等高,顶紧装置1端部选用橡胶材料,与导流筒9接触面较大,不会损坏导流筒9的表面。在安装导流筒9时,先把顶紧装置1缩回,然后将底板3固定于散热器室内的用于安装风扇底座的位置,松开各顶紧装置1使其自动将导流筒9和安装板2完全啮合,然后拧紧固定导流筒9的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式高度调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辆前门窗刮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