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热水器用快换管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658.X | 申请日: | 2008-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5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献;顾康麟;周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献;顾康麟;周建 |
主分类号: | F16L37/23 | 分类号: | F16L37/23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03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热水 器用 管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接头,尤其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与热管之间连接用的、装拆方便的管接头,具体地说是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快换管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行业中热管与水箱的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1)采用螺丝连接,此种连接方式集热传热效率较高,但安装时须耗费大量人工,并且不便于工人进行高空安装;(2)采用导热套管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安装较方便,但在热管与水之间增加了一个导热热阻,在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太阳能的有效光热转换。
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快速安装热管,又能保证热管冷凝端与热水器水的直接接触,可以有效的减低安装成本,并提高太阳能的集热能力的快换管接头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太阳能热管与水箱连接时存在的不是安装不便就是热阻较大的问题,设计一种既连接方便又不影响热效率转换的太阳能热水器用快换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快换管接头,其特征是它包括与水箱相连的接头件、与热管相连的插头件、密封圈、卡套(活动卡套,能沿接头件轴向左、右移动)、复位弹簧、钢球及连接件,在所述的插头件的外壁上设有与钢球相配的凹槽,在接头件相对位置处至少设有三个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大端直径大于钢球的直径,其小端直径则小于钢球的直径;所述的钢球的主体置于所述的锥形孔并插入所述的凹槽中;卡套套装在接头件上并通过卡装在接头件外壁上的卡圈及卡套端部的内凸肩定位在接头件上,在接头件上还套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接头件上的凸肩相抵,另一端与卡套的另一内凸肩相抵,卡套的另一内凸肩的内壁与插头件的外壁相配合;连接件与接头件通过螺纹或卡接机构相连,套装在热管上的密封圈的一面与接头件的内台阶面相抵,另一端与连接件的端面相抵。
所述的凹槽为互不相连的凹槽或环形凹槽。
所述的互不相连的凹槽为球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凹槽为环形弧状凹槽。
所述的卡套的外表面滚压有防滑轧花结构。
所述的连接件与水箱相连的一端上设有连接用螺纹或者焊接端。
所述的钢球的数量为三至十个。
所述的插头件靠近密封圈的一端的外表面呈锥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与热管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且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水箱里的水向外泄漏,可大大降低人工安装工时,节约安装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在热水器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接头处于待插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用快换管接头,它包括与水箱相连的接头件7、与热管1套装相连的插头件2、密封圈8、卡套5(它是一个活动卡套,能沿接头件轴向左、右移动)、复位弹簧6、钢球4及连接件9,在所述的插头件2的外壁上设有与钢球4相配的凹槽10(可采用互不相连的单个球形凹槽,也可采用连接的环形弧形凹槽),插头件2靠近密封圈8的一端的外表面可加工成锥形结构,以便于与热管1焊接成形;在接头件7相对位置处设有3至10个用于安装钢球4的锥形孔11(具体数量可根据热管的直径加以确定),该锥形孔11的大端直径大于钢球4的直径,其小端直径则小于钢球4的直径;所述的钢球4的主体置于所述的锥形孔11并插入所述的凹槽10中;卡套5套装在接头件7上并通过卡装在接头件7外壁上的卡圈3及卡套5端部的内凸肩定位在接头件7上,在接头件7上还套装有复位弹簧6,复位弹簧6的一端与接头件7上的凸肩相抵,另一端与卡套5的另一内凸肩相抵,卡套5的另一内凸肩的内壁与插头件7的外壁相配合,为了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时还可在卡套5的外表面上滚压防滑轧花;连接件9的一端与接头件7通过螺纹、焊接相连,也可采用卡接机构相连,套装在热管1上的密封圈8的一面与接头件7的内台阶面相抵,另一端与连接件9的端面相抵,连接件9的另一与水箱相连的一端上可设连接用螺纹或者焊接端。
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献;顾康麟;周建,未经张文献;顾康麟;周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6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氧化锆结合钛酸铝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