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电相序确认与缺相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733.2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9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鲍昭宽;钱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协力工业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H02H3/38;G01R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515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电 确认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电或配电的电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交流电相序确认与缺相保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检测与缺相保护器,包括有三相电源,三相电源连接降压电路,降压电路连接取样电路,取样电路连接逻辑电路,逻辑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还包括有直流工作电源为逻辑电路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此种结构的三相交流电相序检测与缺相保护器存在三个明显缺点:
1、逻辑电路采用与门、或门和触发器等电路构成,电路结构复杂且功能简单,增加了装置的体积。
2、无相序确认装置,如果装置上设置的默认相序为正相序电路,接入反相序电路,会产生报警并停止装置正常工作,但此时如果实际需要反相序电路,无法直接使用,需改变装置的默认相序。
3、取样电路采用电感、电容、电阻检测相序,元器件种类多、体积大、价格高,且需要零线,增加了装置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且增加了相序确认功能的交流电相序确认与缺相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流电相序确认与缺相保护器,包括三相电源、直流电源、降压电路、取样电路、逻辑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其中所述的逻辑电路采用单片机作为逻辑控制单元,单片机连接使用直流工作电源,单片机的三根口线连接取样电路的输出,另外三根口线接显示电路的发光二极管,还有一根口线接控制电路的确认按键K,剩下一根口线接控制电路里的电磁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的取样电路里包括相序检测电路,该相序检测电路包括电阻、光电耦合器和二极管,且实现电位隔离,所述控制电路里设有确认按键K,用来实现相序确认功能。
所述取样电路中的相序检测电路包括三个电阻R4、R5、R6,连接三相电源,三相电源经过降压电路的R1、R2、R3后,再经R4、R5、R6降压和限流后,接入三个三角形的光电耦合器OPTO1、OPTO2、OPTO3,光电耦合器两端反相并联保护二极管D1、D2、D3,三个光电耦合器的输出至三根单片机口线。
所述控制电路的确认按键K一端接单片机口线,按键的另一端接地,由单片机程序判断按键的按下和释放,按键用于相序确认,单片机的另一根口线经限流电阻R14接至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驱动电磁继电器RLY1,电磁继电器RLY1的常开触点用作联锁和报警,电磁继电器连接有续流二极管D10,电磁继电器RLY1连接发光二极管LED3用于控制输出显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单片机替代了逻辑电路,简化了整个装置的电路结构,以软件构成逻辑、运算和控制,功能强大且灵活,可实现定时、延时、确认等复杂功能,本实用新型取样电路里以电阻、光电耦合器和二极管构成的电路实现相序检测,无需零线,且实现了电位隔离,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电路里增加了相序确认功能,即以正相序或反相序确认为正常工作相序和报警相序,确认后具有断电记忆功能且可重新确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取样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电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完整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交流电相序确认与缺相保护器,如图1所示包括三相电源连接降压电路,降压电路连接取样电路,取样电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还包括有直流工作电源为单片机和控制电路提供电源。以下结合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作进一步说明:
降压电路由电阻R1、R2、R3、R7、R8、R9和电容C1、C2、C3组成。
直流工作电源由整流二极管D4、D5、D6、D7、D8、D9,电阻R10,稳压管Z1、V1和电解电容E1、E2组成。
取样电路由电阻R4、R5、R6,二极管D1、D2、D3和光电耦合器OPTO1、OPTO2、OPTO3组成。
显示电路由电阻R11、R12、R13、R15和发光二极管LED1、LED2、LED3组成。
控制电路由按键K、电阻R14、三极管Q1、续流二极管D10和电磁继电器RLY1组成。
具体电路图连接情况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协力工业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协力工业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