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掉电复位式可控雨淋阀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7760.X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74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龙卫东;弋建州;张世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40 | 分类号: | A62C37/4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07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掉电 复位 可控 雨淋阀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流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消防用的防掉电复位式可控雨淋阀系统,属于消防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雨淋阀控制系统是目前常用的消防灭火设施。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042004809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防止掉电复位的自动复位式雨淋阀,其特征在于:复位式雨淋阀的控制腔室通过管道与控制电磁阀的进水口、应急启动器的进水口并联连通,控制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与一个信号判定电路电连接,应急启动器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信号判定电路电连接,信号判定电路设有关阀信号输入端子、启阀信号输入端子和驱动电源输入端子。该专利的应急启动器能在意外断电的情况下开启雨淋阀,防止其自动复位,因此提高了雨淋阀工作的可靠性。
此外,申请号为200420048346.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直通结构的加压式雨淋阀,由左阀体和右阀体构成流通通道,左阀体上设有雨淋阀进水口,右阀体上设有雨淋阀出水口,在流通通道内装有一个活塞套,该活塞套内装有活门组件及弹簧,活塞套一端设有活塞套堵盖,另一端设有活塞杆安装孔,活塞套左部设有复位腔室A,右部设有控制腔室B,该控制腔室上设有加压进水口,活门组件左端设有活塞,右端设有活门,该活塞和活门之间设有活塞杆,活门组件中心设有一个流通孔道,复位腔室通过该流通孔道与雨淋阀出水口连通,活门与右阀体的密封面密封结合。
以上雨淋阀虽然在内部结构上有改进,但在功能与控制上与传统的复位式雨淋阀一致,且其应急启动器靠电爆产生压力气体的工作原理,存在爆炸药剂失效的可能性,降低了雨淋阀防复位的可靠性。且在防复位功能作用时,不能再进行自动复位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在断电情况下也能确保可靠工作的防掉电复位式可控雨淋阀系统,从而满足现代化消防的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防掉电复位式可控雨淋阀系统具有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方案一:包括接在灭火管路中的复位式雨淋阀(隔膜雨淋阀或活塞式雨淋报警阀)(1),还包括与雨淋阀控制腔相连接的第一手动阀(3)、第二手动阀(4)和电动阀(2)。所述第一手动阀(3)和第二手动阀(4)并接到所述复位式雨淋阀的控制腔,所述电动阀(2)与第一手动阀(3)相串联。所述第一手动阀(3)处于常开,所述第二手动阀(4)和电动阀(2)处于常闭。
正常状态下,雨淋阀因控制腔预先通压力水自动关闭。当有火灾信号时,电动阀打开,雨淋阀因控制腔泄压而开启,向系统侧供水实施灭火;在灭火过程中,即使意外断电或电控系统失控,电动阀也不关闭,雨淋阀保持开启状态。灭火结束后,正常情况下电动阀得到关闭电信号后得电关闭,雨淋阀将自动关闭;若意外断电或电控系统失控,电动阀不能关闭,可手动关闭第一手动阀,雨淋阀也将自动关闭。
当发现火情而电控制系统失效时,可手动打开第二手动阀,雨淋阀自动开启。灭火结束,关闭第二手动阀,雨淋阀将自动复位关闭。
方案二:包括接在灭火管路中的复位式雨淋阀(隔膜雨淋阀或活塞式雨淋报警阀)(1),还包括与雨淋阀控制腔相连接的控制阀(2’)、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5’)、手动阀(6’)。所述控制阀(2’)与第二电磁阀(4’)及手动阀(6’)并接至所述复位式雨淋阀(1)的控制腔;所述第二电磁阀(4’)与第三电磁阀(5’)并接至所述控制阀(2’)的控制腔口;所述第一电磁阀(3’)与控制阀(2’)串联;所述第一电磁阀(3’)为自锁型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4’)、第三电磁阀(5’)为常闭型电磁阀,所述手动阀(6’)处于常闭。该方案进一步的完善是在至少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各电磁阀之一串联有滴水阀,这样可以在该控制阀或电磁阀慢渗漏时起到泄水的作用,以进一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7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