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式换热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20038278.8 申请日: 2008-06-17
公开(公告)号: CN201322559Y 公开(公告)日: 2009-10-07
发明(设计)人: 王同军;荆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 风凯换热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28D7/10 分类号: F28D7/10
代理公司: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高胜华
地址: 213115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换热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在食品、化工、石油、冶金及热能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液-液、汽-汽、液-汽的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使用的管式换热器,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说明书ZL02258566.4公开的一种换热器,包括筒身、前管箱和后管箱,在所述筒身的一端设有第一前管板,在筒身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后管板,第一前管板和第一后管板之间设有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换热管,输送入该换热管内的第一换热介质与输送入所述筒身内的第二换热介质实现热交换,所述第一换热介质可为冷侧介质,相应地第二换热介质则为热侧介质,反之亦然。这样的换热器其冷侧介质与热侧介质仅靠单根换热管的管壁隔开,一旦管壁破裂而泄漏时,两种介质将混合,而混合介质将会引起换热器以及其它设备的损坏。另外,当有的介质为有毒物质时,一旦泄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冷侧介质和热侧介质混合的管式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式换热器,包括筒身、前管箱和后管箱,在所述筒身的一端设有第一前管板,在筒身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后管板,所述第一前管板和第一后管板之间设有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的换热管,输送入该换热管内的第一换热介质与输送入所述筒身内的第二换热介质实现热交换,其改进点在于:所述换热管由内管、外管套装构成,所述内管、外管管壁之间的空腔形成第一换热介质泄漏通道;在所述前管箱与第一前管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前管板,该第二前管板与第一前管板密封连接且两者之间构成一个前密闭空腔,所述前管箱与该第二前管板密封连接;在所述后管箱与第一后管板之间还设有第二后管板,该第二后管板与第一后管板密封连接且两者之间构成一个后密闭空腔,所述后管箱与第二后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外管的两端均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前管板、第一后管板,且与该第一前管板、第一后管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换热介质泄漏通道分别与前密闭空腔及后密闭空腔连通;所述内管的两端均分别穿过所述第二前管板、第二后管板,且与该第二前管板、第二后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内管分别与所述前管箱和后管箱连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换热管由内管、外管套装构成,即采用双管壁结构;又由于在前管箱与第一前管板之间设有第二前管板,在后管箱与第一后管板之间设有第二后管板,即采用双管板结构,这样,当第一换热介质因内管管壁破裂而泄漏时,则流入第一换热介质泄漏通道和前密闭空腔及后密闭空腔内,泄漏的介质被外管的管壁、第二前管板及第二后管板阻隔,不会和第二换热介质混合,因此防止了冷侧介质和热侧介质的混合,避免了换热器及其它设备的损坏。

所述第一前管板及第一后管板与所述筒身是一整体时,在所述第一前管板与第二前管板及前管箱之间设置密封垫片且三者通过螺栓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后管板与第二后管板及后管箱之间设置密封垫片且三者通过螺栓密封连接。这样的结构,对于改装现有的管式换热器时,只需在每个内管的外部套装一个外管,以及增加第二前管板和第二后管板及密封垫片即可,因此改装较简单、方便,成本也不高,适于对现有换热器的改造。

所述第一前管板及第一后管板与所述筒身为分体结构时,该第一前管板及第一后管板分别与所述筒身密封连接,所述第二前管板通过第一中空连接件与第一前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前密闭空腔由第二前管板、第一中空连接件及第一前管板三者围成;所述第二后管板通过第二中空连接件与第一后管板密封连接,所述后密闭空腔由第二后管板、第二中空连接件及第一后管板三者围成。这样的结构,比前一种简单,而且用料较省,整体成本较前一种低且便于制造及维修,因此适于推广使用。

在所述第二后管板的上方可设有一个与所述后密闭空腔相通的膨胀罐;在所述第二前管板的上方也可设有一个与所述前密闭空腔相通的压力控制器;这样就能及时发现泄漏,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损坏了的换热管。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换热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面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风凯换热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未经风凯换热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2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