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位移传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8538.1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29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进 |
主分类号: | H01H35/02 | 分类号: | H01H35/02;G08B13/02;B60R25/1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夏 平 |
地址: | 210016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动 位移 传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车辆防盗报警领域的微动位移传感装置。
背景技术
微动位移传感技术常用于防盗报警装置,特别是用于车用防盗报警器。但目前市面上的许多车用防盗报警器所采用的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往往会受到刮风、下雨、噪声、打雷等干扰,导致防盗报警器发生误报,同时扰民现象严重。其原因在于这些防盗报警器所采用的微动位移传感装置不能有效排除自然力所产生的振动的干扰,且无法很方便地设定灵敏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车辆防盗报警领域的微动位移传感装置。该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可以解决现有车辆防盗报警器所使用的微动位移传感装置易受干扰,误报扰民且灵敏度不可设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一种微动位移传感装置由第一导电元件1,第二导电元件2和连接于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的电绝缘元件3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电绝缘元件3为空心管,在电绝缘元件3的两端开口处分别设置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在第一导电元件1,第二导电元件2和电绝缘元件3组成的空腔内设有一对导电球4,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之间的距离大于其中一个导电球4的直径,小于两个导电球4的直径和,电绝缘元件3的空心管的内壁间距离大于其中一个导电球4的直径,小于两个导电球4的直径和。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第一个导电球4、第二个导电球4和第二导电元件2形成导电通路时,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处于通状态;第一导电元件1、第一个导电球4、第二个导电球4和第二导电元件2不形成导电通路时,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处于断状态。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上分别设有引脚5。
所述电绝缘元件3的剖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正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尺寸以保证两个导电球4可在空腔内自由翻滚为宜。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尺寸相同,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与导电球4的接触面为平坦面、凹面、圆锥面或圆弧面。
所述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的材质为金属或非金属的导电材料。
所述电绝缘元件3材质为塑料、有机玻璃、陶瓷或玻璃的绝缘材料。
所述导电球4的大小是相同或不同的。导电球4的形状是球形或椭球形。
所述引脚5分别连接检测电路6,当检测到通断变化时输出触发报警信号。
所述检测电路6是由计数/脉冲分配器CD4017或单片机PIC51或具有计数功能的集成电路组成的数字检测电路,检测电路6测定一定时间内通断的次数,当次数达到一定值时输出触发信号,实现灵敏度的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可以排除自然现象和噪声所产生的振动的干扰,从而较为有效地解决车辆防盗报警器误报扰民的问题;同时,可以设定微动位移传感装置的灵敏度来提高报警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处于断状态示意图。
图3是微动位移传感装置处于通状态示意图。
图4是电绝缘元件3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电绝缘元件3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由微动位移传感装置组成的检测电路6示意图。
图中:1、第一导电元件,2、第二导电元件,3、电绝缘元件,4、导电球,5、引脚,6、检测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导电球4通过球磨加工方法制成。本实施例中,两个导电球4的直径均为2毫米,公差为+/-0.05。电绝缘元件3为塑料空心圆管,内径3毫米,外径5毫米,空心管长度4毫米。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均由铜合金车制而成,为圆柱凸台形状且可以和电绝缘元件3的两端开口紧密配合。在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上设有小孔,孔内焊接有铜丝制成的引脚5,引脚5伸出长度为15毫米。
装配时,先将第一导电元件1安装在电绝缘元件3的一端开口处,将电绝缘元件3的另一端开口朝上放置,放入两个导电球4,然后在开口处安装第二导电元件2。使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与电绝缘元件3紧密连接,并使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相对面之间距离为3毫米,必要时,可使用胶水粘接。第一导电元件1和第二导电元件2所引出的引脚5可直接焊接在印刷电路板的相应焊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进,未经徐东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8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险丝声光报警电路
- 下一篇:移动存储设备保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