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水分去杂、去油使油和水回收再使用的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383.3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42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太宏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27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分 去油使油 回收 使用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水分去杂、去油使油和水回收再使用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油水分离技术有三种:(1)是采用重力静置分离,它利用油水比重差的特性,让油上浮,再通过刮油机刮出、进行回收处理,也可利用浮球吸头将浮油吸出,但是取出油中含水量尚多,且无法解决油水乳化问题。(2)是化学处理法,它主要是采用加酸让油裂解分离上浮取出,但是酸性水必须再以碱中,使用不方便,且又会产生污泥;(3)离心分离法:利用高速旋转时产生分离心的差异性,可以将比重不同的油水分离开,但是该分离效果的处理量小,设备价格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水分去杂、去油使油和水回收再使用的处理系统,它不但可以有效地将油和水分离,而且分离效果好,分离后的油和水可以有效地回收,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水分去杂、去油使油和水回收再使用的处理系统,它包括污水泵、前级粗滤装置、给水泵、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冷凝器、排水泵、精滤器、出水止回阀I、排油泵、排油止回阀和排油球阀,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污水池中,污水泵依次与前级粗滤装置、给水泵、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冷凝器连接,在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内分别设有隔离滤网,隔离滤网位于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下半部分,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的底部分别设有储水筒I、储水筒II和储水筒III,储水筒II和储水筒III的底部分别排水球阀和排水止回阀II,储水筒II和储水筒III的出口分别经过排水球阀和排水止回阀II后合并一条输送管道,输送管道依次与排水泵、精滤器和出水止回阀I连接,在真空罐的侧面通过连接管II依次与排油球阀1、排油泵和排油止回阀连接,在冷凝器的底部设有储水筒IV、冷却水泵、真空泵和放水阀,储水筒IV分别与冷却水泵、真空泵和放水阀连接。
所述的前级粗滤装置包括粗滤网、沉降池、粗滤器II和粗滤器III,粗滤器II位于沉降池内,沉降池进口处设有粗滤网,污水泵的输出端连接的输送管I穿过粗滤网伸入沉降池内,粗滤器II依次与粗滤器III和给水泵连接,粗滤器II和粗滤器III之间设有进水球阀。
所述的I级分离罐内腔内设有的聚结滤芯I和油水分离滤芯I,II级分离罐内腔内设有的聚结滤芯II和油水分离滤芯II,真空罐内腔内设有喷管,给水泵的输出端通过输送管II与聚结滤芯I连接,在给水泵与I级分离罐之间依次设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I,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I位于输送管II上,油水分离滤芯I通过输送管III与聚结滤芯II连接,在油水分离滤芯I与聚结滤芯II之间设有进油水电磁阀I,油水分离滤芯II通过输送管IV与喷管连接,油水分离滤芯II与喷管之间设有进油水电磁阀II,在真空罐内腔的上部设有电磁液位控制器,在真空罐的顶部设有真空表和光电开关,在真空罐的侧面分别设有自动充气电磁阀和手动充气电磁阀,光电开关与自动充气电磁阀相对应。所述的排水泵与精滤器之间依次设有压力表II和压力控制器II。所述的精滤器的滤芯为纤维过滤材料,滤芯采用螺纹与精滤器的外壳连接。所述的粗滤器II和粗滤器III的滤芯为纤维过滤材料,滤芯采用螺纹与粗滤器II和粗滤器III的外壳连接。所述的冷却水泵的底部设有蓄水箱。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I级分离罐、II级分离罐、真空罐,它可以经过聚结油水分离、真空闪蒸和薄膜蒸发等技术将污水中的油和水分离,并且可以将分离后的油和水回收利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污水中油水分离,避免出现油水乳化,又可以实现自动控制,操作简单,不必在另外添加原料进行分离,同时设备比较简单,价格便宜,节约了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将污水中的水和油进行回收再利用,有效地节约了能源,是污水达到免排的效果。在真空罐上设有光电开关和自动充气电磁阀,当油沫达到一定高度时可以开通自动充气电磁阀对真空罐内进行充气,保证了真空罐内的真空度。在给水泵与I级分离罐3之间设有压力表和压力控制器I以及在排水泵与精滤器之间依次设有压力表II和压力控制器II,压力表和压力表II可以观察屡芯是否堵塞,压力控制器I和压力控制器II可以起到压力保护和报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太宏,未经陈太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3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划伤薄板传输用三角导板装置
- 下一篇:油墨金属包装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