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39430.4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62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苏汝标;印文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7/02 | 分类号: | F03D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0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发电 机组 液压 变桨距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主要作用是用来调节叶片的迎风角,达到改变叶片接收风能的能力。风力发电机组通常有三个叶片,这三个叶片的迎风角的调节,通常由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来完成。这种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主要含有三个叶片轴承、三个大齿轮、齿条、齿条支座、杠杆机构、伺服液压油缸及联杆。风力发电机组的三个叶片分别通过三个叶片轴承均布设置在轮毂上。每个叶片的根部均设有所述的大齿轮,与该大齿轮相配的齿条安装在齿条支座的滑槽内且其支座设置在轮毂的内壁,每个齿条一端的下部设有拨槽。杠杆机构由中心轮、联杆、三个杠杆和支架组成,三个支架均布设置在所述的轮毂上,三个杠杆的中部分别与三个支架铰链联接,三个杠杆的外端部分别位于三个齿条下部的拨槽内,三个杠杆的内端部位于中心轮外周设有的凹槽内,联杆的一端与中心轮相联,联杆的另一端与伺服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相联。由于上述机构不仅含有杠杆机构,而且含有齿轮和齿条机构,因此结构复杂、重量大、故障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它结构简单、重量小、故障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它含有三个叶片轴承、伺服液压缸、联接套、活塞联杆,风力发电机组的三个叶片分别通过三个叶片轴承均布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上,伺服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联接套与活塞联杆一端相联,活塞联杆可相对活塞杆转动,还含有推力盘、连杆和推力杆,推力盘为设有三个支杆的Y形状结构、其三个支杆均布四周,所述活塞联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推力盘的中央,推力杆的底端设置在所述叶片的底部且偏离叶片轴心线,连杆的一端与推力盘的一个支杆构成活动联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推力杆的顶端构成活动联接。
所述偏离叶片轴心线且设置在叶片底部的推力杆,其杆心线与叶片轴心线的连线与叶片在同一平面上构成45°。
由于采用Y形状结构的推力盘,且通过连杆使推力盘与设置在叶片的底部的推力杆构成活动联接,因此当伺服液压缸经活塞联杆带动推力盘移动时,连杆与推力盘一支杆相联的一端作直接移动、而与推力杆相联的连杆的另一端则绕叶片的轴心线转动,从而带动叶片调节其迎风角。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省去了杠杆机构,而且也省去了齿轮和齿条机构,因此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且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右视图。
图3是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中推力杆设置在叶片底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伺服液压缸,2.活塞杆,3.联接套,4.活塞联接杆,5.推力盘,6.连杆,7.推力杆,8.底部,9.推力杆,10.底部,11.推力杆,12.连杆,13.轮毂,14.叶片,15.叶片,16.底部,17.叶片,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中,风力发电机组的三个叶片14、15、17分别通过三个叶片轴承均布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轮毂13上。伺服液压缸1的活塞杆2通过联接套3与活塞联杆4一端相联,由于联接套3内部装有推力轴承,活塞联杆4可以相对于活塞杆2转动。风力发电机组液压变桨距传动机构还含有推力盘5,三个连杆6、12、18和三个推力杆7、11、9。推力盘5为设有三个支杆的Y形状结构、其三个支杆均布四周。活塞联杆4的另一端设置在推力盘5的中央,推力杆7、11、9的底端分别设置在叶片17、15、14的底部16、10、8且偏离叶片轴心线。连杆6、12、18的一端分别与推力盘5的三个支杆构成活动联接,连杆6、12、18的另一端分别与推力杆7、11、9的顶端构成活动联接。为防止推力盘5与活塞联杆4的重叠,偏离三个叶片17、15、14轴心线且分别设置在三个叶片17、15、14底部的推力杆7、11、9,其杆心线与叶片轴心线的连线与叶片在同一平面上构成45°,如图3所示,该图仅表示叶片15底部上设置推力杆11的位置示意图。当需要调节叶片的迎风角时,伺服液压缸1经活塞联杆4带动推力盘5移动,此时连杆6、12、18分别与推力盘5支杆相联的一端作直接移动、而分别与推力杆7、11、9相联的连杆6、12、18的另一端则分别绕叶片17、15、14的轴心线转动,从而带动叶片17、15、14调节其迎风角。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省去了杠杆机构,而且也省去了齿轮和齿条机构,因此结构简单、重量轻、故障少且检修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亚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394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力发电机组柔性刹车系统
- 下一篇:用于橡胶混炼过程的胶片风冷节能控制方法